快訊

日本富士山長高了!改採新測量發現多5公分 但1原因官方高度不變

中國漫記/非洲解放軍盧安達打剛果 北京如何收拾徒弟?

旅日低價訂房有詐 日本信用卡年盜刷541億日圓

牽手CDP 國泰世華問卷超標

國泰世華銀行致力引進環境轉型資源,協助客戶邁向永續。圖為國泰世華2024年舉辦ESG論壇,國泰世華銀行李偉正總經理(右三)與講者CDP台灣區負責人、經理宋婉瑜(右四)、金屬工業中心蔡修安(右五)及多位主管共同合影留念。 國泰世華/提供
國泰世華銀行致力引進環境轉型資源,協助客戶邁向永續。圖為國泰世華2024年舉辦ESG論壇,國泰世華銀行李偉正總經理(右三)與講者CDP台灣區負責人、經理宋婉瑜(右四)、金屬工業中心蔡修安(右五)及多位主管共同合影留念。 國泰世華/提供

國泰世華銀行積極推動企業低碳轉型,為亞洲首家參與全球最大環境揭露組織CDP(前身為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所舉辦「商業銀行環境揭露計畫」的金融業者。2024年國泰世華邀請150多家企業參與計畫,共有121家企業完成問卷,並取得環境揭露評分,完成填答比率超過八成,遠高於全球供應鏈平均約五成的填答率,更有110家企業為首次參與。

國泰世華與CDP攜手合作,提供企業金融專業人員和CDP專業窗口給予填答專業諮詢。國泰世華銀行資深副總經理張發祥表示,未來碳排放可能直接轉化為企業的營運成本,進一步影響財務表現。為幫助企業夥伴,國泰世華在開發商品、尋找技術夥伴的同時,投入資源強化內部同仁的永續教育,讓團隊能精準說明永續對營運帶來的影響,才有機會觸動更多企業參與。同時,感謝CDP為此專案設置獨立窗口,提供快速且精準的協助,使得填答率遠高於全球平均。

國泰世華分析,2024年填答率能突破80%的另一關鍵因素,來自首次(2023年)執行環境揭露時的寶貴經驗。由於台灣企業逾95%為中小企業,在技術門檻、資源與產業屬性等條件影響下,難以填覆CDP提供之通用問卷。為此,國泰世華提供CDP填答反饋,並投入CDP中小企業版本問卷研擬團隊,成為亞洲唯一的非政府相關組織核心成員。透過與CDP的深度合作,國泰世華協助制定出更適合台灣中小企業營運模式的問卷框架,最終,在適合的問卷、人員輔助,以及完善的資源幫助下,填答率突破八成。

為協助企業在環境揭露後,能有相應能力應對碳有價時代,國泰世華引進環境轉型資源,串聯產、官、學界專業資源,如CDP、工研院和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等權威機構,共同打造金融業罕見的一站式全方位解決方案。該方案涵蓋碳盤查資源、減碳技術、碳中和、ESG資訊揭露、第三方查驗證和其他永續議題諮詢服務及客製化綠色金融解決方案,如永續績效連結貸款、綠色授信等。國泰世華更推出亞洲唯一的永續績效連結薪轉機制,讓企業和金融機構一起邁向永續。

國泰世華4月將與CDP繼續合作,第三度以ESG為主軸舉辦論壇,聚焦最新碳揭露、碳權交易與塑膠減量等議題,邀請企業參與,共創邁向淨零轉型的契機。

中小企業 國泰世華

延伸閱讀

另闢貿易戰場!美準商務部長考慮以貿易工具報復歐洲ESG法規

AI、ESG夯!職訓課報名爆炸 學者憂恐是「煙花」

CDP評鑑 台達電四度拿雙A

國泰世華辦新加坡經貿論壇

相關新聞

出國旅遊買保險有眉角 國泰產:投保留意兩重點

國人喜愛海外旅遊,不過旅途中難免會遇到緊急突發狀況,國泰產險建議,民眾在購買旅遊保險時,需留意是否涵蓋「海外突發疾病醫療...

黃國昌:台企銀董座請假91天 領191萬獎金

八大公股行庫之一的台灣中小企銀董事長劉佩真疑涉背信罪遭檢方偵辦,負責督導公股行庫的財政部官員昨天表示,去年底接獲檢舉,責...

在地共榮 國壽挺鹽水蜂炮

台南代表性民俗文化「鹽水蜂炮」昨(12)日晚間順利落幕。國泰人壽堅持「在地共榮、共創更好」的理念,連續12年與地方「作伙...

證交所設定四大目標 三面進擊

證交所今(2025)年初設定年度四大目標,其中之一是「科技驅動創新,落實普惠金融」,將朝三大面向執行,包括:反詐聯防,多...

標普評比 中信入選永續年鑑

中信金控積極落實永續作為,連續六年入選國際級永續評比機構標準普爾全球永續年鑑(S&P Global The Sustai...

虛擬資產交易 跨大步走 擬開放銀行發行連結新台幣、美元的穩定幣

金管會訂定虛擬資產及交易業務事業(VASP)專法草案,將在今(13)日召開公聽會,最大亮點是允許發行人(應指銀行)可發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