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海峽雷霆」軍演 陸模擬打擊我天然氣接收站

智慧經營/群益期貨董事長賈中道 布局海外 專業取勝

群益期貨董事長賈中道。記者胡經周/攝影
群益期貨董事長賈中道。記者胡經周/攝影

2024年底,台股指數創高,造成期貨商品的保證金不斷調高,期貨商的資本適足率呈現不足,必須增資群益期貨(6024)今年辦理了15年來的第四次現金增資,滿足持續增長的客戶交易需求。對具資訊科技專長的群益期貨董事長賈中道而言,這是營運須加速成長的挑戰,也是迎向更恢宏寬廣市場及AI時代的企業改造契機。

賈中道的專長在資訊科技,但自小隨著母親做生意,對於業務及銷售,有具創意的擘劃,2010年擔任群益期貨總經理時,推動「大AE計畫」,讓業務同仁自行找夥伴養團隊衝刺業績,由公司負擔部分的薪資。

內部創業 擴大業務團隊

這種內部創業的模式,擴大了業務團隊,在群益期貨內培養堅實的業務Team,再結合自行開發、具先進功能的電子交易系統,不但業務人才不容易被外界挖角,業務也隨著團隊壯大而逐步墊高。對業務人才的養成方面,除了設法縮短養成期之外,也具有培養的耐心。

以團隊中幾位業務高手為例,即使剛入行前半年業績並不好,但是主管發現其工作態度及潛能好,縱使須歷練一年,也會耐心培養,待其學到訣竅後,就一舉成為拔尖業務長才。

國內證券期貨的競爭向來激烈,國內期貨業低手續費時代已然到來,群益期貨早已部署準備迎接新的挑戰。其中,海外期貨一直是群益期貨的強項,交易量與市占率在國內期貨商中坐二望一,但賈中道認為並不足恃,需要再加強海外布局,讓公司營收的層面更廣,才能有穩固的獲利。

群益期貨現階段也評估海外設點的可行性,但「分點未設,業務先行」,目前已與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期貨商合作,提供資訊系統進行全球海外期貨商品交易,也深耕顧問服務,擴大資產管理帶來的收入。

賈中道指出,朝向國際化需要建立全球營運架構,群益期貨已延攬不同國家地區的菁英,協助參與系統開發、服務不同客群。未來將朝資訊系統、交易結算及風險控管在適當地點集中化服務,在海外設立據點就可以輕量化經營,大幅度降低發展成本,提升效率。面對海外市場,群益期貨以糧草先行、大軍後至的模式,獲利為先,穩健發展。

廣伸觸角 全球開疆闢土

「專業優質的服務,是群益期貨開疆闢土的利器」,持續培訓業務同仁精熟各類商品,以專業取得客戶信賴,並運用AI數據模型,研發出不同交易策略,提供多元客戶使用,增加客戶獲利的機會等,都是群益期貨持續為客戶努力的現在進行式。

群益期貨在國內期貨業的資本額為第三大,國內期貨市占率排第三,獲利位居第二;賈中道2010年擔任總經理時,公司的稅前盈餘是2億餘元,2024年已接近15億元;群益期貨股價十年前每股約20元,今年曾達62元,每年配息率也都在5%以上。

賈中道表示,群益期貨經營理念是「遵法最高、獲利第一、市占第二」,營運重點仍是朝更大幅獲利為主要目標,要對所有股東交代。

今年資本提升後,有些重要業務才能進行,在現金增資後,群益期貨保留一點盈餘,沒有將去年獲利全數配息。以今年的現金增資價52.8元,配息2.83元,殖利率仍有5.36%,落實用獲利來回報股東的承諾。

增資 期貨 群益

延伸閱讀

群益期貨重磅推出美股交易 全新優惠:免低消、手續費五折

永豐期貨、麥味登攜手送愛心 跨業合作傳遞幸福

期貨商論壇/永續期 攻守兼備

期貨商論壇/半導體30期 偏弱勢

相關新聞

金融三業2025年前二月獲利衝高 盈餘1,898億元 同期次高

據金管會統計,2025年累計前二月金融三業(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和保險業)稅前盈餘1,898.4億元寫史上同期次高,年增2...

家族辦公室 資產專區亮點 金管會宣布試辦原則 將開放設外部資管公司

金管會昨(1)日宣布金融業申請進駐「高雄資產專區試辦業務原則」,業者將可在專區試辦五大業務,其中最具發展潛力的家族辦公室...

吳東亮:新新併 同根融合更順利 新光金魏寶生點評雙方優勢

金管會3月31日宣布核准台新金合併新光金,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與新光金控董事長魏寶生都在昨(1)日對全體員工發出員工信,...

新新併基準日7月24日 證券投信先整併

金管會前天批准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的合併案,經雙方董事長共同議訂「新新併」合併基準日為七月廿四日。此外,下半年重頭戲是旗下...

證交所推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

臺灣證券交易所力拚東京交易所,朝亞洲創新企業首選掛牌之地目標邁進,昨(2)日宣布攜手KPMG安侯建業成立「東南亞創新資本...

央行出重手 台幣升1.08角

清明連假前夕,市場觀望氣氛濃厚。熱錢昨(2)日早盤零星匯出,新台幣匯率最低貶至32.25元,中央銀行選在午後發動奇襲、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