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對這一步購屋貸款多30%? 專家教你解鎖限貸緊箍咒

聖揚機構與專業地政士合作製作交屋教戰守則與影片。記者宋健生/翻攝
聖揚機構與專業地政士合作製作交屋教戰守則與影片。記者宋健生/翻攝

受到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去年9月20日後交屋的購屋人恐面臨貸款成數減少、交屋困難的窘境,多數建商會提前洽談數家銀行爭取貸款水位,不過,購屋人本身的貸款條件仍是關鍵所在。

台中資深建商「聖揚機構」考量到不動產涉及產權、稅務、法律等層層問題,又遇到法制規定轉換期,特別與專業地政士合作製作「交屋教戰守則」與影片,購屋者的房貸成數從五成變成八成並非不可能。

聖揚機構經理陳永翔指出,房市經過2023年7月與2024年9月兩波重大變革,手上已有預售屋的客戶面臨跨新舊法規,難免會有諸多疑問,加上一般民眾較難透過專業管道取得諮詢服務,若能為客戶事前做好功課,有助交屋流程順利、減少客戶焦慮感,對未來有購屋計畫的人也能及早做好規劃。

特別是去年9月20日後實行的限貸令,限縮名下第二戶住宅貸款從最高六成降為最高五成,且名下第二戶住宅將採全國歸戶計算,很多跨縣市購屋人從「首購」變成「購買第二戶」,從字面上定義就有三成的貸款差額。

對此,地政士莉莉王提醒購屋人,若是屬於夫妻已有第一戶住宅,採共同登記,一方為借款人、另一方為保人,購買第二戶時可改由沒有貸款方的配偶做借款人,仍可申請最高八成貸款,但無法享有寬限期。

如果無法適用上述情形,央行對實際換屋需求者有鬆綁規定,如簽署切結書一年內出售舊屋,就不受第二戶限貸五成約束,同時還可有最高八成貸款與寬限期。

如果沒有出售舊屋計劃,在2023年7月前購買的預售屋還可以換約轉售,購屋人在評估貸款條件後若決定放棄購買,也要向建設公司詢問換約最後期限,把握時間及時處理。

陳永翔提到,2023年7月之後的預售屋禁止換約轉售,但可轉讓配偶、直系、二親等內旁系血親,不過已有部分建設公司在預售合約明定全面禁止轉售,沒有排除條款,提醒購屋人在簽訂合約時詳閱合約條文,以避免日後爭議。

此外,隨著微型創業風潮盛行,許多小本經營的自營商往往未能妥善準備薪資證明,也缺乏完整的報稅資料。即使帳戶中有數十萬元存款,在實務上仍難以獲得銀行認可,未必符合銀行的申請條件。

陳永翔特別提醒,申請購屋貸款的關鍵在於借款人的自身條件,購屋者應有意識地提前規劃,儘可能提升自身的貸款條件。

地政士莉莉王也在交屋教戰守則中列出提高貸款條件的「三大原則、四大步驟」:提高自身財力證明、信用狀況、與銀行多互動。沒有固定薪轉、報稅資料的自由業、攤商要持續一年在目標銀行帳戶做存款入帳的資金紀錄等,完整文章可至聖揚機構官網查詢。

聖揚機構經理陳永翔(右)與專業地政士莉莉王(左)教購屋人解鎖限貸緊箍咒。記者宋健生/攝影
聖揚機構經理陳永翔(右)與專業地政士莉莉王(左)教購屋人解鎖限貸緊箍咒。記者宋健生/攝影

預售屋 建商 報稅

延伸閱讀

貝森特推測Fed應該會在9月前降息 認為市場指標勝過專家

雙颱風恐接力生成?氣象專家示警:其中1個可能登台

2025報稅/減稅效應 綜所稅退稅額增13%

日本首創「手機失智門診」 專家曝:患病者多為年輕族群

相關新聞

為阻升台幣 央行對外資進出將改採「T+1」 今天賣股、明天就匯出資金

中央銀行外匯局長蔡炯民今日宣布多項和阻升台幣匯率相關的管制新措施,除了首度對外證實,廠商的單日拋匯量將以1千萬美元為限,...

台幣早盤升破29大關 最高升破28.9

台幣早盤以29元開盤,升值1.9分,現已升破29大關,最高升至28.886元,盤中最低為29.019,震幅1.33角,目...

台幣盤中閃現28元!央行進場出手阻升 以29.019元作收

台幣的匯價在今天下午3時過後一度升破29大關來到28.95,但是中央銀行即時進場出手阻升,匯價被拉回29元,終場以29....

新台幣開盤升1.9分 早盤再度突破29元

台北外匯市場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今天以29元開盤,升1.9分,隨後再度突破29元整數關卡,最高升抵28.925元

因為匯率波動衝擊…經濟部成立小組 助中小企業匯率避險

近期台幣匯率大升,對中小企業營運造成嚴重衝擊,經濟部今天舉行「協助中小企業因應匯率風險說明記者會」,經濟部次長何晉滄表示...

高雄金融人才不用北漂?比演唱會經濟效應更大 亞洲資產管理專區為何獨家給高雄?

從半導體聚落到亞洲新興金融重鎮,高雄市幾乎快看不到重工業城市的影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