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施壓救英特爾…台積電會接手嗎?魏哲家發言透端倪

摘要
1.近日《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英特爾正考慮分拆公司,並可能進行雙線交易,將製造部門交給台積電,晶片設計業務出售給博通。
2.川普政府在這樁談判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立場矛盾,一方面支持交易,另一方面擔心外國公司接管英特爾工廠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3.即便各方達成共識,專家表示此案整合仍面臨重大挑戰,尤其是製程生態系統的差異。目前3家相關公司對此傳聞皆拒絕置評。
5年前,英特爾與台積電的市值相當。但如今,這家美國科技巨人的市值僅剩台積電的8分之1。近日,《華爾街日報》更引述知情人士,稱英特爾不只考慮分拆公司,更可能同時進行雙線交易,一邊由台積電接手製造部門,另一邊則由博通收購其晶片設計業務。對此,3家公司皆拒絕置評。
談判關鍵推手白宮立場矛盾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這項談判的關鍵推手是川普政府。商務部長提名人魯特尼克(Howard Lutnick)已深度參與其中,並將此視為上任後的首要任務之一,而台積電則對此提案持開放態度。
不過,川普政府的態度頗為矛盾:一方面催生這項交易,但另一方面,路透又引述白宮官員表示,川普政府「不太可能」支持由外國企業經營英特爾的工廠,他們對非美國公司接手抱持疑慮。
這種矛盾可能源於其兩難的處境。《紐約時報》分析,白宮一方面希望拯救這家美國半導體巨頭,另一方面又必須考慮國家安全問題。畢竟,英特爾不只是一家企業,更是美國半導體製造業的重要象徵。
目前談判進展處於初期階段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英特爾臨時執行董事長葉里(Frank Yeary)已與可能的買家和川普政府官員進行多次會談。有豐富投資銀行資歷與購併經驗的他向親信表示,他最關注的是替英特爾股東創造最大價值。
而博通正在密切研究英特爾的晶片設計和行銷業務,但收購條件是:唯有英特爾找到合適的製造業務合作夥伴時,才會提出收購。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已開始為可能的分拆預作準備,包括去年將晶圓代工部門獨立成子公司,並設立獨立營運董事會。
與此同時,從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的發言變化,也可看出這一股來自美國政府的壓力。他曾在去年10月的法說會中表示,公司對收購英特爾工廠沒有興趣。但到了今年1月的法說會,當被問及相同問題時,他的回答變得模糊:「他們是我們非常好的客戶,對台積電的業務很重要。這是我能說的全部。」
根據外媒揭露的資訊,目前這些談判仍處於初期階段,各方都停留在非正式會談,博通尚未提出正式提案,台積電也未確定具體交易架構,雙方之間也沒有協調行動。
即便達成共識還有整合挑戰
即便各方達成共識,整合仍面臨重大挑戰。《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加拉格爾(Dan Gallagher)指出,Intel的晶圓代工部門去年虧損逾134億美元,而台積電同期獲利達411億美元。這巨大的效率差距令人擔憂。花旗分析師陳詩韻(Laura Chen)更指出一個關鍵問題:Intel和台積電在製程生態系統、設計方法和製造系統上存在根本差異,這些差異將嚴重影響潛在客戶的信心。
對台灣而言,這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刻。台積電的全球晶片製造領導地位,不僅是台灣的重要戰略資產,更是維持地緣政治平衡的關鍵。正如《華爾街日報》所指出,這項交易若在幾年前提出,恐怕難以想像。但在英特爾近年的困境,加上全球半導體產業版圖快速變遷的背景下,這樣的變革似乎也不那麼令人意外了。
資料來源:路透、彭博、WSJ、紐約時報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紐時:川普施壓救英特爾!台積電會接手嗎?魏哲家發言透端倪》
訂閱《科技玩家》YouTube頻道!
💡 追新聞》》在Google News按下追蹤,科技玩家好文不漏接!
📢 最便宜蘋果AI手機來了!iPhone 16e定價破2萬、10大功能一次看 鏡頭升級4800萬畫素
📢 原價屋被爆RTX 5080顯卡「收錢再加價賣」引網怒!店家後續動作曝光
📢 蘋果Vision Pro開箱!沉浸式體驗畫面躍框而出 菜鳥DJ刷碟、眼動操作驚豔
📢 蘋果iPad mini 7開箱!實測配PS5手把變遊戲主機、寫筆記 8.3吋螢幕超剛好
📢 任天堂Switch 2台灣快開賣?網揪「這處有檔期」時間曝光:我先空出來了
📢 2月4G、5G便宜資費懶人包/4G不限速吃到飽免500!5G上網優惠只要399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