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曾為高凌風、豬哥亮排解道上糾紛 縱貫線教父「黑松」過世

警車停路肩執行測速照相 70歲婦人騎車撞上送醫不治

廖峻中風躺7天轉出ICU 兒報佳音:目前沒有生命危險

美國重擊洗產地…太陽能台廠 轉單來了

美國嚴打大陸太陽能業者透過東南亞「洗產地」,揮出史上最重一拳。美聯社
美國嚴打大陸太陽能業者透過東南亞「洗產地」,揮出史上最重一拳。美聯社

美國嚴打大陸太陽能業者透過東南亞「洗產地」,揮出史上最重一拳,最新公告來自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越南太陽能產品關稅最高達3,521%,鉅額關稅使得陸企東南亞製造銷美毫無競爭力,業者認為,此舉對大陸太陽能業者堪稱「一拳擊斃」。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美國去年從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越南進口約129億美元(約新台幣4,200億元)太陽能設備,占美國市場的77%。業者指出,這些訂單可望流向元晶(6443)、聯合再生、茂迪等台廠,受相關消息激勵,相關台廠股價昨(22)日全數攻上漲停。

美國課徵東南亞太陽能產品關稅
美國課徵東南亞太陽能產品關稅

根據美國商務部公告,將對柬埔寨的太陽能產品稅率高達3,521%,理由是柬埔寨拒絕配合調查;越南境內未單獨指名的公司將面臨最高稅率為395.9%,泰國則是375.19%,馬來西亞適用稅率超過40%。

若以陸系太陽能大廠晶科能源為例,若該公司從越南廠輸入美國的關稅稅率核定為245%,由大馬出口到美國的稅率逾40%;另一陸系太陽能巨頭天合光能自泰國輸美稅率375.19%,由越南輸美稅率逾200%;至於晶澳太陽能從越南的出口可能面臨120%關稅。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將在6月2日針對關稅稅率做出最終裁決。而且這些新關稅,將疊加於美國總統川普實施的對等關稅等措施之上。

大陸太陽能業者因享有官方補貼,長年以低價在市場傾銷搶市,美方已緊盯陸企多年,祭出反傾銷、反補貼等懲罰性關稅,陸企因而轉至東南亞國家生產後再銷往美國。

由於台灣是僅次於大陸,全球第二大太陽能生產地,即便台灣也有關稅壓力,仍遠低於美方對東南亞太陽能產品最新祭出的關稅,業界看好,上述129億美元太陽能銷美商機,都將由台廠承接。

針對美國祭出高關稅鐵腕重擊太陽能陸企洗產地,元晶、聯合再生等台灣太陽能業者均認為,東南亞四國的稅率超出原先市場預期,對台廠而言,確實是「千載一遇」的難得契機,台廠重返國際舞台指日可待。

因應美方新關稅措施,越南貿易部已下令嚴厲打擊轉口商品「洗產地」,這項命令於15日生效。而柬埔寨政府也將修改法規,以加強控制和防止柬埔寨被利用作為洗產地的「中轉站」。

太陽能 美國商務部 關稅

延伸閱讀

越南指示與美國後續關稅協商 重申平衡與永續貿易

防美再祭高額關稅…越南、柬埔寨出手!嚴打大陸商品「洗產地」輸往美國

川普關稅讓免稅「外貿區」爆紅 專家:一年前完全不會有公司看上

越南麻疹嚴峻 旅遊前先自費打疫苗?疾管署羅一鈞解答

相關新聞

廣達文教基金會26歲 源於林百里「2願景」高管揭秘

代工大廠廣達(2382)旗下廣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徐繪珈指出,林百里董事長於1999年提出「文化均富」與「科技均享」2大願...

奇美與台積電換水權...全國首創以水換水 台南仁德再生水廠今啟用

南科每天用水量高達10數萬噸,其中一半的使用量來自再生水,為強化水資源韌性,台南市政府在中央補助下,斥資8.62億元興建仁德再生水廠...

AI找資料、主管做決策…IBM人資怎麼用AI?邱纓琇揭選訓用留4作法

AI正在重塑企業營運的每個角落,IBM就把AI用在自家人資部門裡,不僅在員工平台上加入AI直接處理問題,也替人資同事守門;部門內部則將AI用在人資的選訓用留任務中,成為協助主管做出更好判斷的策略工具。

聯發科前進上海汽車展覽會 發表3奈米智慧座艙平台C-X1

IC設計大廠聯發科(2454)23日在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發表3奈米智慧座艙平台C-X1,以及車載通訊旗艦平台MT27...

關稅衝擊半導體急單湧現 3月電力景氣亮出第11顆黃紅燈

台灣綜合研究院23日發布2025年3月台灣EPI電力景氣指數,受美國擬對進口產品課徵對等關稅的不確定性影響,市場預期心理...

泓德能源虛擬電廠將建50示範點 搶進日本時間電價商機

電力聚合商泓德能源今年推動虛擬電廠解決方案,推動結合太陽能、儲能、充電設備的分散式資源虛擬電廠(VPP)。總經理周仕昌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