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包/談首季財報、與英特爾合作 一文掌握聯電法說會關鍵重點

晶圓代工廠聯電(2303)23日召開法說會,全球矚目,經濟日報為讀者整理聯電法說會重點,讓讀者一文掌握關鍵數字與趨勢。
首季財報
聯電首季合併營收578.59億元,季減4.2%,年增5.9%,主要為晶圓出貨量增加所帶動。稅後純益77.77億元,季減8.5%,年減25.6%,每股純益0.62元,為2020年第2季以來低點。
毛利率 26.7%,季減3.7個百分點,年減4.2個百分點,是自2021年第1季後再次跌破三成。營益率16.9%,季減2.9個百分點,年減4.5個百分點。
從銷售地區來看,第1季營收主要仍來自亞洲,占66%,北美為22%,日本及歐洲分別為5%和7%;從產品組合方面來看,通訊的營收貢獻最大,比重達40%,消費性次之,占34%,電腦11%,其他15%。
本季展望
展望第二季,根據與客戶對近期市場需求的確認,預期所有產品應用領域將會溫和回升,晶圓出貨量將成長5%-7%。而市場和政策仍隨著關稅影響而變動,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仍在,對於未來晶圓需求的預測仍持審慎態度,公司將持續關注終端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
另外,持續推動的成本降低計畫及人工智慧與智慧製造系統預期將能提升產能利用率5至7個百分點,進而推升本季的毛利率至30%左右。2025年首季資本支出為4.43億美元,今年資本支出維持18億美元不變。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表示:「透過這些核心策略,我們有信心未來將能持續展現聯電在財務與營運上的韌性。」
談與格羅方德合併傳聞
日前外媒傳出全球第五大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正與聯電尋求合併的可能,若合併成功,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在今日的法說會上,當被問到此事宜時,財務長劉啟東表示:「我不會對市場傳聞發表任何評論,這類議題非常的敏感且重要,必須由任何涉及公司的正式公告來說明,就聯電的立場而言,公司始終在尋求策略性合作,以提升股東價值。任何能增強聯電競爭力與股東回報的方式,都會納入評估,但目前並沒有正在進行所謂的併購案。」
看客戶需求
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驅動IC、影像訊號處理器、數位電視、Wi-Fi 與音訊編解碼器等多元應用帶動下,2025年第1季22奈米製程營收較前一季暴增46%,與28奈米合計營收創歷史新高,占總營收比重達37%。
劉啟東指出:「隨著客戶積極導入22奈米製程平台以支援新一代產品開發,我們預期未來幾季22奈米製程的投片需求將持續成長。」
為支應成長動能,聯電位於新加坡的第三期晶圓廠(P3)已於4月初正式啟用,目前已進入試產階段,預計2026年初開始量產。該廠將提供新增的22奈米產能,不僅有助強化聯電在全球的多元地理布局,也將協助客戶提升供應鏈韌性。
與英特爾合作的12奈米技術
聯電與英特爾於2024年初共同宣布,雙方將攜手開發12奈米製程平台,並預定於英特爾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廠區建置產線,預計於2027年正式投產。劉啟東表示,屆時聯電將在美國擁有生產最先進技術的製造基地,這不僅有助於服務全球客戶,也因應地緣政治風險,為客戶提供更具韌性的供應方案。他也強調,美國具備穩健的財務體系,是策略性布局的重要據點。
針對法人提問是否有客戶希望聯電加快與英特爾的合作進度,劉啟東坦言:「答案是肯定的,大多數客戶都希望盡早看到12奈米的解決方案,並且對產品時程展現高度積極性。我們確實感受到來自客戶端的壓力與需求,公司內部也有加快進度的意願,不過目前時程已相當緊湊,仍需完成多項開發任務,目前整體仍依照原定計畫推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