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降低對美貿易順差 金研院長高一誠:台灣可採取二大解決方案

川普關稅風暴持續延燒,對於美方緊盯對外貿易順差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高一誠今日提出建議,他認為,在擬定這些應對策略時,除了降低對美貿易順差之外,還應該將目標擴大到整個經常帳的範疇,包括增加美國對台灣的國外要素所得淨額和增加對美國的無償援助,是可以思考採取的另外二種應變方式。
其中在增加對美國的無償援助上,高一誠亦提出具體的建議方向指出,可透過產品或服務的捐助,幫助美國減少因氣候變遷與毒品氾濫所產生的社會問題。
高一誠表示,整個對美貿易結構調整過程,也同時必須提升台灣產品與服務的不可替代性,亦可據此來增加美國對台灣的國外要素所得淨額,他進而舉例,不只可進口對台灣產業發展有幫助的美國關鍵的商品,舉凡人才與技術的引進也應該思考如何藉此更提高台灣的競爭力與國家安全,例如引進美國關鍵人才,提升台灣高等教育水準、國防與民防戰力、以及資訊與網路安全等,都是可行的作法。
高一誠分析,貿易逆差是台美經常帳其中的一環,其他還包括了無償援助和國外要素所得淨額,其中對於「無償援助」的概念,高一誠說明,例如疫情間台灣援助各國口罩就是在此範疇,無償幫助別國解決關鍵的問題;他再舉一例,就好像地震時台灣對日本的幫忙大幅提升日本民間對於台灣的好感度,這也是無償援助所帶來的助益。
美國雖是首屈一指的強國,但也有需要援助之處,對此高一誠也進而指出,美國貧富差距太大,尤其在美國政府縮減開支下,底層的人民其實更需要外界的幫忙,像是幫助美國減少因氣候變遷與毒品氾濫所產生的社會問題,就有其意義。
高一誠也分析,目前美國與台灣的國外要素所得淨額均為正值,而無償援助淨額均為負值,因此,美國若要減少經常帳赤字,減少貿易逆差只是其中一種方式,其他還可採取增加國外要素所得淨額,和減少對外國的無償援助,而相對的其他國家提供無償援助,亦有助於縮減其經常帳赤字。
高一誠說,川普政府透過提高關稅政策,希望改變進口商品的相對價格,並促使各國廠商至美國投資生產,但另一方面,恐會使美國通貨膨脹惡化,另外,各國即使調降對美關稅,其消費者仍可能選擇他國進口商品,此外廠商至美國投資生產須考量成本、營運、以及供應鏈等問題,尤其關鍵在於需求彈性與比較利益,會決定美國政府能否如願,或是非但未能如願,還使通膨更嚴重。
他舉例,例如美國對於台積電高階晶片的需求彈性低,代表沒有很多替代選擇,大部份關稅上升或美元貶值的效果會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且台灣生產高階晶片有比較利益,比較利益來源一大部分是來自於工程師文化、社會教育環境、以及全球客戶的信賴, 這些因素的養成期間是以十年計,難以短期間直接複製至美國。 不過倘若是一些需求彈性較高的台灣產品,當相對價格提高時,美國消費者就會減少這些產品的消費或以它國產品替代。
高一誠呼籲,目前美國消費者需求彈性較高的台灣產品,在調整過程中,更需要將台灣製造的品質與服務有效提升,並拓展美國以外的市場,而且應該透過此次外部衝擊與調整過程,進口更關鍵的生產要素,以出口更具價值的產品與服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