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罷綠連署涉造假 黃呂錦茹重開羈押庭理由曝光

高雄捷運爆隨機攻擊!醉漢大鬧車廂痛毆人 乘客錯愕逃下車報警

富可敵國!全美最有錢19豪門合計財力超瑞士 這些人資產至少450億

台積電宣告最先進的A14製程 2028年開始生產

台積電宣告最先進的A14製程將在2028年開始生產。路透
台積電宣告最先進的A14製程將在2028年開始生產。路透

台積電(2330)23日在加州聖塔克拉拉舉辦2025年北美技術論壇,公布將在2028年開始以新一代製程技術A14生產晶片,同時介紹了可把這些晶片整合在有如餐盤大小的封裝技術,將提升AI應用的表現。

台積電表示,A14製程技術將在2028年推出。這項技術將超越當前最先進的3奈米製程,以及今晚即將量產的2奈米製程。相較於2奈米,A14晶片在相同功耗下,處理速度加快15%,或者是在同樣處理速度下,功耗降低30%。

台積電還計劃在2026年底推出A16製程。台積電是全球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客戶包括輝達(Nvidia)和超微半導體(AMD)。

台積電指出,該公司即將推出的「System on Wafer-X」技術將能夠整合至少16顆大型運算晶片,以及記憶體晶片、高速光學連接與新技術,可為晶片提供數千瓦的電力。

相較下,輝達目前的旗艦級繪圖處理器(GPU)是由兩顆大型晶片組成,而預定2027年推出的「Rubin Ultra」GPU則將整合四顆晶片。

台積電表示,計劃在其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附近興建兩座新工廠,進行相關作業,當地整體規劃是設有六座晶圓廠、兩座封裝廠,以及一座研發中心。

台積電業務開發資深副總裁張曉強表示:「隨著我們持續把更先進晶片帶到亞利桑那州,也必須持續努力強化這些晶片。」

張曉強稍早在技術論壇登場的前一天表示,他觀察到產業正在發生一項變化,即以往智慧手機零組件製造商通常是最早採用新製程技術的族群,但隨著AI快速發展,如今設計大型AI晶片的公司變得更願意搶先採用最新創新技術。

張曉強指出,台積電有信心半導體整體需求將持續成長,預期整體產業的年營收在2030年之前「輕鬆」突破1兆美元。儘管這是整體晶片產業普遍認同的營收目標,但隨著美國近期宣布一連串關稅措施,投資人對AI泡沫的疑慮已經提高。

正與台積電競爭的英特爾(Intel)也正努力建立其晶圓代工業務,並計劃下周宣布新的製造技術。英特爾去年曾宣告將超越台積電,會成為製程最先進的業者。

由於市場對於封裝結合大量AI晶片的需求提高,使得台積電與英特爾的戰場,已經從單純製造高速晶片,轉向晶片的整合封裝。這是一項需與客戶密切合作的複雜工程。

半導體 台積電 奈米 晶片

延伸閱讀

英特爾大整頓 要裁員20%

聯電訂單未受關稅戰影響

整理包/談首季財報、與英特爾合作 一文掌握聯電法說會關鍵重點

台積電Q1財報超乎預期 為何漲不動?外資降目標價不降評的理由:短線雜音、長線隱憂

相關新聞

Meta宣布 開始在台灣與全球逐步推出Threads廣告

Meta最新推出的公開對話社群Threads每月活躍人數超過3.2億人,成長快速,且其中四分之三的人至少會追蹤一個商家。...

訊連攜華碩推「跨設備無縫協作」新解方!合推銷售方案

訊連(5203)24日宣布,與品牌大廠華碩(2357)(ASUS)深化合作關係,攜手參與由英特爾舉辦的「新一代Core ...

財務預測能靠 AI?專家曝「三大關鍵」缺一都會帶來混亂

在數位轉型浪潮下,AI雖然能為財務預測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但導入前提是企業內部的資料要夠乾淨、流程要夠標準化。專家提醒,...

Threads開放廣告投放 在台灣與全球陸續推出

Meta旗下Threads原本被視為沒有廣告的社群平台「最後淨土」,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3.2億人,深受年輕人喜愛,不過M...

廣穎電通為專業攝影推出全新「Inspire」microSDXC 記憶卡

全球記憶體儲存領導品牌廣穎電通( Silicon Power,SP)今日推出全新「Inspire」microSDXC記憶...

高雄台積電擴充第六廠…水電怎麼辦?高市經發局:水電無虞

台積電高雄五廠陸續規畫中,2奈米P1廠預計下半年量產。 高市議員林智鴻今早在議會關心台積電若持續擴廠,P6廠預定地及水電有無問題。高市經發局長廖泰翔回應,設置地點尊重台積電,隨廠商需求進行完整配套措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