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沒給自己留餘地」習近平決意硬摃美國 外媒:川普恐須先打電話

只為入鏡拍照!阿里山「鏡頭君」清晨遭襲擊 年輕人夜衝轉鏡頭還比YA

涉嫌收錢包庇非法業者濫倒廢土 3警1稽查員收押禁見

財務預測能靠 AI?專家曝「三大關鍵」缺一都會帶來混亂

AI與數據賦能的財務預測研討會。安永提供
AI與數據賦能的財務預測研討會。安永提供

在數位轉型浪潮下,AI雖然能為財務預測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但導入前提是企業內部的資料要夠乾淨、流程要夠標準化。專家提醒,目前許多企業仍停留在以Excel進行財務分析的階段,若在數據品質與流程控管尚未到位時就貿然上線AI模型,反而容易導致預測失準、流程混亂、決策品質下滑。

安永企業管理諮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與威科集團CCH Tagetik日前共同舉辦的「智慧驅動新時代:AI與數據賦能的財務預測」研討會,聚焦於企業績效管理中的「財務預測作業」,探討AI技術應用、數據驅動策略與財務人才發展三大核心議題。

研討會邀請來自產業界與學界的專家現身分享,深入剖析從EPM平台導入、數據整合,到AI與Gen AI在預測模型中的實際應用,協助企業掌握技術趨勢並找到具體轉型方向。

活動開場由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資訊室主任徐國偉博士,剖析AI與大數據在財務會計領域的最新應用。他指出,透過ERP、CRM等資料平台整合、視覺化工具與雲端解決方案,企業可大幅提升資料處理效率,重新定義財務部門的角色與價值。

安永企業管理諮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協理彭德全指出,正確的做法應是先導入企業績效管理(EPM)平臺,建立數據的結構與標準,再結合AI進行預測分析,才能真正提升決策效率與靈活度。

生成式AI(Gen AI)更展現出在日常財務作業中的潛力。彭德全舉例,像是即時生成報表、分析異常數據、縮短作業時間,為財會人員爭取更多聚焦策略規劃的空間,提醒轉型不只是工具上的升級,財務人才的數位思維與跨域能力,將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要素。

彭德全還點出企業在導入AI前常見的問題與風險,並強調EPM平臺能幫助企業將原本仰賴人工處理的數據進行結構化與標準化管理,進而串聯自動化工具,提高準確性與效率。當EPM打下良好基礎後,企業便可透過AI進行動態財務預測、驅動因素分析,協助決策層掌握市場變化下的最佳方向。

研討會壓軸則是由威科集團顧問黃衍璁,介紹生成式AI於財務預測中的實務應用。他分享AI如何協助企業進行數據清洗、自動化報表生成、異常偵測與智慧預測,不僅提高預測的準確性,更能讓企業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即時掌握關鍵資訊、做出更具前瞻性的策略決策。

面對未來市場變動與決策節奏加快的挑戰,專家建議,企業若欲打造韌性財務體質,必須同步強化數據治理、技術導入與人才培育三大面向,才能真正落實AI與數據賦能的財務預測願景。

AI 中國醫藥大學 安永

延伸閱讀

憂角色混淆!「醫助死亡」醫界反對聲大 專家:認同者再協助

港澳航天員訓練成績良好 最快明年首次執飛

00919成分股「30變40檔」怎辦有持股要調整嗎?專家:抱牢睡好…沒差

用了反而更容易變髒 專家揭打掃家中不該使用清潔劑的3個地方

相關新聞

M31報喜!與台積電合作 推進2奈米eUSB2 PHY IP技術

矽智財(IP)廠M31(6643)於24日宣布,其 eUSB2 PHY IP 已在台積電(2330)3 奈米製程成功完成...

6G標準年!聯發科:AI 應用成賣點 未來「不需講人話」

全球行動通訊標準組織的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在2025年將啟動6G通訊標準制定工作,聯發科(2454)表示,AI...

預期漲價心理帶動買氣 中華電信4月iPhone買氣旺

川普關稅重創全球股市,中華電信(2412)董事長簡志誠認為,川普關稅影響不大,台商如果移動生產基地,以中華電信國際布局,...

廣達林百里迎76歲大壽將釋新展望 直言「AI 為最好的禮物」

代工大廠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於24日迎來76歲生日。回顧數年前他的一段談話,當時剛滿70歲的他直言,自己原本打算...

訊連攜華碩推「跨設備無縫協作」新解方!合推銷售方案

訊連(5203)24日宣布,與品牌大廠華碩(2357)(ASUS)深化合作關係,攜手參與由英特爾舉辦的「新一代Core ...

財務預測能靠 AI?專家曝「三大關鍵」缺一都會帶來混亂

在數位轉型浪潮下,AI雖然能為財務預測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但導入前提是企業內部的資料要夠乾淨、流程要夠標準化。專家提醒,...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