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科技股帶動 史指那指大漲逾2%、道瓊升近500點

Q1碳信用淨發行量吃緊 Sylvera:優質碳權潛藏上漲壓力

TCDD今天舉辦「4P翻轉綠色動力」研討會。圖/TCDD提供
TCDD今天舉辦「4P翻轉綠色動力」研討會。圖/TCDD提供

台灣碳權數位經濟發展協會(TCDD)表示,根據Sylvera最新一季的全球碳信用市場報告顯示,儘管全球對氣候行動的支持出現雜音,企業對高品質碳信用的需求仍然穩定。2025年第一季碳信用發行量為5563萬份,與同期到期量5456萬份相比,淨發行量的差距僅有1.9%,遠低於2024年同期51.8%的差距,顯示市場供需進入緊平衡狀態。供給需求相對吃緊是近年來罕見,目前企業對碳信用需求穩定,一旦需求增長,易推升碳信用價格。

TCDD今天舉辦「4P翻轉綠色動力」研討會,除全球碳資訊暨評級專家-Slyvera和台灣產學者界,就減碳創新科發表專題演講,並有產官學圓桌論壇,深入討論企業、金融、科技、法律等面向如何共同推動綠色轉型。與會的亞洲水泥首席副廠長陳志賢和台達副總裁、永續長暨發言人周志宏,從各自領域現身說法說明環保節能愛地球的作法,與參與業者共同探討減碳與企業永續發展的最新趨勢與實務。

台達電副經理周志宏指出,做好碳中和並不是只有買綠電,買綠電不是很容易,最怕是買了未必合規。面對碳有價時代,台灣碳費費率設定在台幣300元,周志宏表示,內部碳定價制度將有助於企業減碳,台達內部碳定價300美元,為降低繳交碳費,各部門都會努力減碳,一年收到台幣幾十億元,帳務顯現在管理報告跟關鍵績效指標(KPI),汰換設備、投資能源等改善體質措施顯現在財報中。

Sylvera 亞太區負責人Louis Booth指出,儘管對抗氣候變遷近來遭到不少強烈反對,但企業淨零氣候行動依舊堅定。根據觀察,優質碳信用即將面臨供應緊縮,隨著企業堅持永續投資,對抗氣候變遷,有可能會推升碳信用價格上漲,建議碳信用買家宜及早部署。

Sylvera研究團隊指出,今年第一季的碳信用市場呈現以下四大趨勢:

第一,碳信用淨發行吃緊:發行量與到期量接近,市場進入供需緊張狀態。碳信用發行量為5563萬份,到期量為5456萬份,兩者相差 1.9%,與2024年第一季的發行量8303萬份和到期量5469萬份相比,兩者相差51.81%。

第二,REDD+到期量仍居高:與過去七年一樣,REDD+ 專案仍然是第一季到期數量最多的專案類型,共 1596 萬個,占專案類型的 31%。

第三,廢棄物管理專案到期比率創新高:今年第一季到期比率為10%,占碳信用到期的比例達到十年來的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沼氣和改進森林管理 (IFM) 的情況也類似,顯示新興專案的重要性逐漸提升。

第四,市場結構逐漸趨於短期化與流動性導向:從到期的碳信用的天期來看,3-5年的天期是碳信用市場主流,從2021年以來3-5年的碳信用占比從32%增加為60%。

台達電副經理周志宏今天表示,台達電台灣部分,力拚2025年達成RE100。圖/TCDD提供
台達電副經理周志宏今天表示,台達電台灣部分,力拚2025年達成RE100。圖/TCDD提供

台達電 減碳

延伸閱讀

談綠色轉型 綠色和平:建立企業綠電使用投資責任制度

接軌國際碳定價制度 「綠色成長聯盟」今正式啟動

不畏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企業對高品質碳權需求仍持穩

美國關稅衝擊減碳 賴總統:滾動調整策略

相關新聞

Q1碳信用淨發行量吃緊 Sylvera:優質碳權潛藏上漲壓力

台灣碳權數位經濟發展協會(TCDD)表示,根據Sylvera最新一季的全球碳信用市場報告顯示,儘管全球對氣候行動的支持出...

英特爾攜手合作夥伴 積極搶攻PC處理器市場

英特爾在PC處理器方面,持續以新品捍衛市占率,該公司攜手合作夥伴,24日展示搭載新一代Core Ultra處理器的AI ...

6G標準年!聯發科:AI 應用成賣點 未來「不需講人話」

全球行動通訊標準組織的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GPP)在2025年將啟動6G通訊標準制定工作,聯發科(2454)表示,AI...

M31報喜!與台積電合作 推進2奈米eUSB2 PHY IP技術

矽智財(IP)廠M31(6643)於24日宣布,其 eUSB2 PHY IP 已在台積電(2330)3 奈米製程成功完成...

預期漲價心理帶動買氣 中華電信4月iPhone買氣旺

川普關稅重創全球股市,中華電信(2412)董事長簡志誠認為,川普關稅影響不大,台商如果移動生產基地,以中華電信國際布局,...

廣達林百里迎76歲大壽將釋新展望 直言「AI 為最好的禮物」

代工大廠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於24日迎來76歲生日。回顧數年前他的一段談話,當時剛滿70歲的他直言,自己原本打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