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張00919、1張00878、125股00631L!存股哥:本月存105,000元

MLB/佐佐木朗希5.2局失3分 平手退場確定6場先發還沒等到首勝

關稅戰 廣達林百里提總鋪師模式

廣達昨舉行三十七周年家庭日,董事長林百里(左二)、副董事長梁次震(右二)出席。林百里表示將以總鋪師的概念服務客戶,面對關稅戰。記者邱德祥/攝影
廣達昨舉行三十七周年家庭日,董事長林百里(左二)、副董事長梁次震(右二)出席。林百里表示將以總鋪師的概念服務客戶,面對關稅戰。記者邱德祥/攝影

美國總統川普發起關稅戰,外界都在關注AI(人工智慧)伺服器產業的變化;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昨日表示,今年訂單已經有所突破、比去年更多,廣達也將從第一階段「代工型研發」,轉型至第二階段的「自主型研發」。

林百里指出,AI技術要進步、滿足人類所需,不同的服務會有不同載具,這些載具並不是標準化產品,廣達也要從超前研發慢慢轉成自主研發,「過去三十七年廣達做代工,脫不了代工兩字,但下一階段要自主研發,且研發也要國際化,不只在台灣做研發,不然永遠是一條蟲、變不了蝴蝶」他強調,「我們絕不能一輩子幫人家扛轎子」。

面對川普關稅亂流,林百里指出,「今年我們發揮韌性製造的長處,客人要我們搬哪裡去做,都可以。我想了一個idea(點子),這個是總鋪師(台語)的商業模式。」他形容,這就好像總鋪師(台語)可以四處搬遷辦宴席。

不過,廣達的產能調整早在去年已經完成,今年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新的變動和搬遷,但「六十天後又有什麼新的(變化),我就沒法知道」。

對於客戶訂單動態,林百里說,四大美系雲端服務供應商(CSP)訂單都沒有變化,尤其這幾個月「趕快趕出貨」,客戶明年需求也沒有變,資料中心對四大科技巨頭來說是很重要的投資,「若不投資而別人投,他就落後了」。

林百里進一步分析,以資料中心投資而言,四大CSP科技巨人都在互相競爭,他們的商業模式也被需要,AI發展還有許多應用、滿地開花,成本會每年大幅降低,用途也會進展到:一個普通人用AI,能跟博士用AI一樣,「我用AI以後也可以變物理博士、醫學博士」,他因此仍對AI和需求仍有信心。

從AI發展來看,林百里認為,AI不是走到ChatGPT就結束了,AI發展共有七個階段,現在才到第二階段,今年是GB二○○、GB三○○伺服器,明、後年又有更強大的伺服器,未來研發需求會愈來愈精密、零件會更趨複雜,製造規模肯定會擴大,廣達也已準備好了。

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認為,AI還有很多擴張機會,很多新應用,未來AI與許多行動產品結合後,會進入百家爭鳴時期,廣達一定不會落後。廣達執行副總經理楊麒令則說,廣達超前部署AI軟硬體研發,未來發展非常可期。

客戶 川普 載具

延伸閱讀

廣達董座林百里:AI發展有7步、現在才第2步 未來仍樂觀

「關稅是誰負責?」廣達林百里巧喻:烤箱漲價了 餐點應該不會漲價

美國需求減緩?廣達林百里:許多大廠仍在趕貨 目前看來需求沒變

林百里籲:研發要國際化不能只在台灣 「不然永遠是一條蟲」

相關新聞

AI變革速度驚人 揭各行業的智慧進化與未來圖景

近期人工智慧(AI)在各個領域都快速進展,尤其是AI應用落地加速,除了一般看到AI技術應用於醫療診斷、金融分析、自動駕駛、客戶服務、內容創作,甚至還可以應用於養殖漁業等多元領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創造新的可能性,這些皆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各行各業的樣貌。

台積電中科二期擴建啟動!這原因建商加快布局

攸關台積電先進製程設廠的中科台中二期擴建案,隨著最大地主興農球場公告4月30日結束營業,二期土地取得完成法定程序,加上台...

產業追蹤/美推BEAD計畫 網通業吃補

2024年12月中,美國425億美元的寬頻公平存取和部署計畫(BEAD)的要求資金接受者部署光纖寬頻或其他「可靠」技術,...

產業追蹤/永續服務 太空經濟新藍海 台廠可跨界整合

衛星製造與發射成本的降低,帶動衛星應用的快速發展。在衛星相關應用(如終端直連、遠端監遙控等)開展下,帶動終端廠商與服務提...

產業追蹤/虛擬科技 形塑城市新風貌

隨著全球對虛擬元宇宙與數位雙生技術應用的高度關注,虛擬科技正重塑城市未來。國際電信標準組織(ITU)發起CitiVers...

廣達:今年訂單比去年更多 將從代工型轉向自主型研發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昨(26)日表示,今年訂單已經有所突破、比去年更多,會有更好的成績,且今、明兩年四大美系雲端供應商(CS...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