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客運視角曝!萬里砂石車猛撞釀1死14傷 疑鋼條沒綁好彎道翻車直撞

恐升級為颱風「竹節草」!又一熱帶性低氣壓生成 最新路徑曝光

態度急轉?石破茂面臨逼宮窘境 火速否認請辭「不放任國政空轉」

Al機器人產值五年衝兆元 產業大聯盟成軍 打造另一個護國神山

「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在副總統蕭美琴(前排中)見證下成軍,並宣示2030年AI機器人產業拚兆元產值。記者宋健生/攝影
「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在副總統蕭美琴(前排中)見證下成軍,並宣示2030年AI機器人產業拚兆元產值。記者宋健生/攝影

「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昨(22)日成軍,象徵台灣發展AI機器人產業邁入新里程碑。聯盟也宣布,將透過國產化與國際化,提升產品價值,目標2030年AI機器人產值突破兆元大關,打造台灣另一個護國神山。

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由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台北市電腦公會、台灣區電機電子公會、台灣機械公會與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等六大公協會共同發起成立。

聯盟指出,未來在六個公協會會員的攜手合作下,透過AI機器人關鍵零組件、共用平台、系統整合共同協力,將可真正打造AI機器人生態系,讓國產化機器人落地應用與全球輸出。

昨天的聯盟成立大會,包括副總統蕭美琴、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國發會副主委彭立沛、國科會政務副主委陳炳宇及經濟部政務次長何晉滄等人都到場見證。

蕭美琴指出,「AI機器人,是下一波工業革命的引擎」,未來將深度應用於空中、地面、水域等各類載具與產業場域,提升工作效率、解決高齡化、照護與缺工等社會挑戰。這場革命不在於取代人力,而是透過人機協作,創造更高價值。

智動協會理事長絲國一指出,機器人是AI技術落地的重要載具,也是Al結合晶片、機械、資通訊與軟韌體等跨領域技術的複合系統。台灣機器人發展至今已具有相當基礎的軟硬體產業鏈,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入AI,將可使現有機器人產品升級。

智動協會指出,2024年台灣AI及機器人整體產業產值接近6,600億元,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將串聯台灣領航單位,創建AI機器人跨產業平台。聯盟並提出四大願景,包括人才培育、國產自主、應用落地及產值新高。

聯盟並將透過「大競賽」、「大運行」及「大展覽」等三大行動方案落實,在2030年完成四大目標:推動機器人平台規格化、四大核心系統國產化、落實大八領域運行及導入,2030年AI機器人整體產值突破兆元。

另外,新漢(8234)董事長林茂昌指出,人型機器人未來將有機會大量進入人類生活之中,一旦資安防護稍有漏洞,其敏感性有甚於現已被抵制的IP-Camera、無人機、與TikTok等中國大陸產品,所以人型機器人將來必然也是「供應鏈安全」與「友岸外包」的範疇。

達明機器人營運長黃識忠則表示,人形機器人的應用上,成本和智慧化程度是關鍵,才能切入產業界和服務業,長期來看,自動化趨勢不會改變。

達明機器人 AI

延伸閱讀

AI機器人大聯盟成立 蕭美琴笑稱入錯行

副總統蕭美琴回應外媒 台美談判目標:互惠共榮

蕭美琴稱不挑釁、捍衛現狀 侯友宜:不要說一套做一套

川普對等關稅尚未揭曉 蕭美琴:談判團隊日以繼夜爭取互惠協議

相關新聞

緯穎:英特爾在單相浸入冷卻槽部署「ORv3」架構伺服器

代工大廠緯創(3231)旗下伺服器子公司緯穎(6669)近日發布了一份白皮書,介紹其如何在英特爾(Intel)專為單相浸...

AI 伺服器帶動 緯創躍升全球第三大代工廠

DIGITIMES發布2025年上半年全球EMS/ODM前20大業者排名,結果顯示,在生成式AI浪潮推動下,產業勢力版圖...

聯發科爭食 CSP 訂單再傳捷報 可望擠下博通奪 Meta 新案

聯發科(2454)23日股價小漲5元至1,435元,盤中高點達1,455元,延續連三日上漲走勢。市場傳出聯發科在與博通(...

AI浪潮掀EMS排名重組 AI資料中心成決勝關鍵

根據調研機構最新調查,AI浪潮已改變全球電子製造服務(EMS)版塊,尤其2025年下半年,更迎來一場劇烈的結構重組。

風災後16天訊號仍不穩 立委籲檢討通訊體系韌性不足

丹娜絲颱風後,儘管電力在災後第16天已全面恢復,但台南部分地區通訊仍斷斷續續、網路不穩,有線電視也未全數恢復。為此,立委...

Al機器人產值五年衝兆元 產業大聯盟成軍 打造另一個護國神山

「台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昨(22)日成軍,象徵台灣發展AI機器人產業邁入新里程碑。聯盟也宣布,將透過國產化與國際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