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陸山西太原1社區爆炸畫面曝 現場濃煙密布、傷亡不明

塌陷擴大!太平山遊樂區聯外道路路基淘空 休園急撤離遊客

測試一拖再拖...海鯤艦遭爆「進水、主機故障動不了」 海軍不評論

高雄亞灣首件公辦都更案動工 斥資470億元

亞灣特貿三北基地,港灣「揚帆啟航」建築意象示意圖。市府提供
亞灣特貿三北基地,港灣「揚帆啟航」建築意象示意圖。市府提供

亞灣2.0首件公辦都更案動工。高市府與台電、興富發集團(2542)推動的「特貿三北基地公辦都更案」30日動土典禮,全案總投資金額達470億元、預計於120年底陸續完工,成為結合高科技產業、智慧與淨零建築的全新城市地標。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表示,自亞灣2.0計畫推動以來,高雄已成功吸引台積電(2330)等國際級科技大廠進駐,累計至去年底共有331家廠商落腳亞灣,創造近270億元投資金額及逾575億元產值,帶動高雄轉型成為國際創新科技重鎮。

此外,至今已成功招商簽約31案,累計吸引民間投資金額達1,484億元,113年簽約案件包括:左營高鐵科技之心、O13、Y10、岡山行政中心等案。111年與113年,高雄市促參績效連續榮登全國第一,截至今年3月底也已累積14案、投資金額955億元。

本次啟動的特貿三北基地,規劃總投資達470億元,完工後市府分回獨立1棟2.5萬坪商辦空間,台電分回1棟3.5萬坪的商辦空間,除作研發中心、企業總部與新創辦公場域,提供社區公益空間,未來更將與高雄軟體園區形成完整科技產業廊帶。

基地內也將設置智慧建築設計館、智慧零售體驗館及5G AIoT推廣基金會,推動科技應用普及與產業創新發展,打造新創與青年創業共榮的平台。

高市都發局長吳文彥指出,為提升基地公共空間與都市景觀品質,特貿三北基地規劃60米寬超過5,000坪開放廣場,實設建蔽率僅38.51%,全區綠覆率達75%以上,並規劃取得銀級綠建築與黃金級智慧建築標章、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地下停車場配備300座電動車充電樁等措施,實踐淨零友善城市。

另基地南北側各退縮14至15米供基地內部儲車空間,內化衍生車流,並設置立體通廊往西跨越成功路串聯新光公園、往南跨越林森四路接南基地,周邊亦增設500米自行車與人行專用道,提供友善綠色交通環境,落實人本交通,減少碳排放並強化市民生活品質。

吳文彥強調,特貿三北基地經都市設計、環境影響評估、交通影響評估及都市更新等多項審議,就城市景觀、開發外部性、交通衝擊與整體公益性等通盤考量。透過市府、公營單位與民間企業三方合作,成功兼顧產業發展、公共利益與地主權益,實踐多元平衡的開發理念。本案展現高雄市「政府帶頭、民間參與、公私共創」的合作精神,未來可望成為城市更新與產業聚落開發的典範。

亞灣特貿三北基地,港灣「揚帆啟航」建築意象示意圖。市府提供
亞灣特貿三北基地,港灣「揚帆啟航」建築意象示意圖。市府提供

公辦都更

延伸閱讀

全網都猜錯!孫燕姿等了25年 8月空降高雄開賣時間曝光

高雄寵物公園打造「臘腸狗入口」 分區活動增加安全性

高雄小學校長偷拍少女…影片硬碟還藏校長室 重判9年

看見幸福台灣/高雄…港都錢景 魅力十足

相關新聞

影/台電大甲溪電廠生態保育達國際水準 日本OECM認證

台電下午在台電大樓舉辦2025環境月發表會,今年以「自然共生、台電同行」為主題,由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行...

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關稅戰是危機也是轉機 7、8月出現搶艙潮

長榮航空(2618)總經理孫嘉明首度對美中關稅戰戰提出看法,這對於業者來說是危機也轉機,美國大型零售商Walmart、T...

台灣金聯平價宅今標售 1,730人投標、最熱門物件是它

金聯的平價宅標售近年都是房市指標,去年景氣最暢旺時吸引高達4,794封投標單搶88戶,今年在股災衝擊與房貸限縮狀況下,仍...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 長榮航空:密切觀察暑假客運需求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各行各業,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今表示,今年首季客運仍較去年成長,關稅政策有90天暫緩期,暑假客運需求正密...

萊爾富拚三大產品線 今年業績挑戰300億元

萊爾富數位行銷處協理施邦樑30日表示,2024年營收達成年增10%的目標,今年將挑戰20%的成長,期待年營收可達300億...

泓德能源宣布合併子公司星星電力與星佑能源 強化電力交易競爭力

泓德能源(6873)今(30)日宣布,旗下子公司星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星電力)與星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