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亞灣首件公辦都更案動工 斥資470億元

亞灣2.0首件公辦都更案動工。高市府與台電、興富發集團(2542)推動的「特貿三北基地公辦都更案」30日動土典禮,全案總投資金額達470億元、預計於120年底陸續完工,成為結合高科技產業、智慧與淨零建築的全新城市地標。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表示,自亞灣2.0計畫推動以來,高雄已成功吸引台積電(2330)等國際級科技大廠進駐,累計至去年底共有331家廠商落腳亞灣,創造近270億元投資金額及逾575億元產值,帶動高雄轉型成為國際創新科技重鎮。
此外,至今已成功招商簽約31案,累計吸引民間投資金額達1,484億元,113年簽約案件包括:左營高鐵科技之心、O13、Y10、岡山行政中心等案。111年與113年,高雄市促參績效連續榮登全國第一,截至今年3月底也已累積14案、投資金額955億元。
本次啟動的特貿三北基地,規劃總投資達470億元,完工後市府分回獨立1棟2.5萬坪商辦空間,台電分回1棟3.5萬坪的商辦空間,除作研發中心、企業總部與新創辦公場域,提供社區公益空間,未來更將與高雄軟體園區形成完整科技產業廊帶。
基地內也將設置智慧建築設計館、智慧零售體驗館及5G AIoT推廣基金會,推動科技應用普及與產業創新發展,打造新創與青年創業共榮的平台。
高市都發局長吳文彥指出,為提升基地公共空間與都市景觀品質,特貿三北基地規劃60米寬超過5,000坪開放廣場,實設建蔽率僅38.51%,全區綠覆率達75%以上,並規劃取得銀級綠建築與黃金級智慧建築標章、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地下停車場配備300座電動車充電樁等措施,實踐淨零友善城市。
另基地南北側各退縮14至15米供基地內部儲車空間,內化衍生車流,並設置立體通廊往西跨越成功路串聯新光公園、往南跨越林森四路接南基地,周邊亦增設500米自行車與人行專用道,提供友善綠色交通環境,落實人本交通,減少碳排放並強化市民生活品質。
吳文彥強調,特貿三北基地經都市設計、環境影響評估、交通影響評估及都市更新等多項審議,就城市景觀、開發外部性、交通衝擊與整體公益性等通盤考量。透過市府、公營單位與民間企業三方合作,成功兼顧產業發展、公共利益與地主權益,實踐多元平衡的開發理念。本案展現高雄市「政府帶頭、民間參與、公私共創」的合作精神,未來可望成為城市更新與產業聚落開發的典範。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