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晚成韭菜?高雄驚見多筆賠售 房仲:這原因把屋主逼急了

房市冷風吹,高雄屋主不撐了賠錢賣?根據實價資料,高雄市今年第1季出現幾筆賠售案例,今年2月,位於農十六特區富農路上一棟屋齡19年社區大樓,7樓戶以總價1,760萬元出售,相比屋主112年底時入手價,帳面虧損90萬元。
另外,三民區九如一路上一戶43年小套房,屋主112年以總價335萬元入手,持有約1年5個月,今年1月,以總價280萬元賠售出場,初估帳面損失55萬元。
高雄市不動產仲介公會副理事長陳揚智表示,物件會賠售,分三大狀況,一是物件有瑕疵,例如漏水,或有事故。二,取得價太高,當利多不如預期,只好修正期待。
三,屋主資金周轉問題,尤其房市轉冷或資金環境緊縮時,剛好資金有缺口,短期內想變現只好讓價促成交。
而近期房市買氣及市場信心出現鬆動,加上政經環境與市場變化不定,確實有部分屋主開始選擇提早停損,然而大多數屋主會以小賠或平轉出場。
陳揚智指出,近期不乏有購屋族因面臨預售屋交屋,貸款卻受限貸令卡關或成數不足,為避免違約,選擇出售名下其他房產,寧願小額賠售盡速換取現金入袋,以補足貸款缺口,好過面臨賠償最高15%的違約金。
同時近期地面師詐騙案頻傳,也有民眾因遭遇詐騙,導致不動產被設定二胎抵押貸款,不得不以低於市價行情脫手,以利償還貸款。不過高雄近年房價翻漲,屋主若早期持有,基本上轉手多有獲利甚至翻倍出場,賠售應多屬個案。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觀察這幾筆賠售交易,屋主持有期均僅不到2年,最短只有4個月,且物件屋齡多為20年以上中古屋。
她表示,今年開始購屋族觀望氣氛轉濃,透過房價讓利或低於行情出售,有利吸引買家進場,提高成交率,中高齡老屋因殘餘價值低,房價漲幅亦不如新屋亮眼,加上這類中低總價物件,購屋門檻低、成交快,有利快速變現,因而成為投資人,進行名下資產重新配置的優先選擇。
李家妮表示,105年1月1日以後取得之房地,適用課徵新制房地合一稅,持有2年以內將課徵45%重稅,雖這些物件皆為短期持有不到2年,不過買賣須有獲利才會課稅,不論賣屋是否有獲利所得,提醒民眾,即便為虧本賣屋,仍需由納稅義務人,在過戶登記次日起算30天內,主動申報房地合一稅,避免受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