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中達成關稅協議30% 學者從這點判斷「台灣肯定更低」

匯率狂升帶動出國潮也衝擊國旅 賴正鎰:應速開放陸客

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近期台幣大幅升值,出國旅遊成本降低,刺激出境旅遊需求,台幣升值也使外國遊客在台消費成本提高,可能影響入境旅遊人數。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台幣強勢升值影響出口業,連旅遊產業也岌岌可危,今年前二月出國人數與到日本旅遊人數已破紀錄,預估今年出國人數應會高過2019年。

賴正鎰指出,近來國人搶買美元,暑假恐湧現出國潮,國旅生意流失速度遽升,觀光逆差勢必再擴大,將對台灣觀光業造成不可逆的重傷害,政府應儘早未雨綢繆應對即將到來的衝擊,建議政府不僅要加強行銷台灣旅遊之外,也強力敦請政府儘快解除兩岸禁團令,全面開放兩岸旅遊。

根據觀光署最新統計,今年前兩個月入境旅客為135萬人次,雖然年增率達9%,但國人出國旅遊相對也高達302萬人次,年增率13.4%,甚至比2019年出境高峰的同期還增加26萬人次,成長9.4%,已是創新紀錄。

其中,光是前兩個月到日本旅遊就有近109萬人次,較去年同時增加約9.2萬人次,成長9.2%,占出國比例36%,相當台灣出國的每100人,就有36人去日本旅遊,今年前兩月甚至還比2019年同期多出28.8萬人次,成長35.9%,赴日旅遊人次同樣創紀錄。日本彷彿就像是國際旅遊的大型吸票機,把大陸,泰國,韓國與台灣的遊客都吸走了一大半。

賴正鎰說,多數國內觀光旅遊業者已經開始擔心今年下半年,尤其暑假將至,原本暑假是國內旅遊旺季,儘管現有的暑假訂房量數據雖然還看不出,但旅遊業者已經開始笑不出來,深怕這波台幣強勢升值,暑假國旅堪慮,連來台的國際旅遊市場也不樂觀,尤其是台灣往來海外的航點及航空公司持續增加,預期今年出國旅遊市場將創新高。

根據大陸的旅遊業者統計,在大陸五一黃金周假期,大陸人士出境熱門飯店目的地,集中在日本、香港、南韓、泰國、新加坡等地,幾乎還是以鄰近的亞洲國家為主。

而與福建廈門僅一水之隔的金門,因為兩岸開放福建的大陸團客旅遊,也同樣是大陸遊客出境旅遊的熱點。根據旅遊業統計,今年五一假期有7650名大陸遊客前往金門旅遊,各風景點人潮擁擠,連電動機車的出租業者也喜迎客人,甚至觀光特產店加派服務人手,到金門的遊客又以自由行的年輕族群為主,所以餐飲旅遊及紀念品等營收,至少增加3成。

賴正鎰說,希望政府在這個貿易戰及貨幣戰的關鍵時刻,也能重視觀光業的生機,儘管觀光署找歐美及泰、韓等主要旅遊消費國家的百萬網紅,來台體驗拍攝影片,希望能招睞更多外國觀光客,來拉高來台旅客的日均消費額,期望從2024年的180美元增加至185美元,並持續提升至190美元、195美元,來提升觀光收益。

不過賴正鎰認為,「遠水救不了近火」,政府應該要趕緊開放兩岸團客及自由行到台灣本島旅遊,才能加速回復到2015年兩岸交流最高峰的陸客來台約418萬人次,兩岸71個對飛城市,每周890個航班,47個試點城市來台自由行的盛況規模,他與旅遊業已經多次呼籲政府鬆綁兩岸旅遊,讓旅遊業趕緊回復生機。

延伸閱讀

金城國中考題惹議 教師遭起底曾在清大金門社大任教

10年老店熄燈!恆春人氣火鍋店突宣布歇業 業者嘆:撐不過國旅寒冬

搭廉航飛東京貴到爆? 他怨加上住宿:3人還沒出發就花5萬元

台中海洋館裝修一再延宕 恐錯失今年暑假親子觀光商機

相關新聞

Gogoro在美轉板續正常交易 不回覆回台上市傳言

睿能創意(Gogoro)在4月底獲准由美國那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轉板至美國那斯達克資本市場(Nasdaq CapitalM...

新北住都公辦都更招商接連登場 攜手民間重塑都市風貌

為落實都市更新政策目標,活化土地並改善居住環境,新北住都中心今年5月起將陸續公告三件公辦都市更新招商案,分別位於台北市文...

追求能源分散自主 星國淡馬錫董事長倡議應使用核能

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今日舉辦第三屆國際論壇,主題為「公共挑戰下的私部門解方:亞洲企業如何因應新局」,與會的英國、新加坡、日...

台驊總經理顏益財:美中關稅戰有望破冰 全球運價將一路墊升上去

最懂海運的男人台驊(2636)總經理顏益財12日指出,今年影響海運有四大關鍵,就目前來看,美中關稅戰的談判有望破冰,全球...

泓德能源位於南澳首件儲能案場8月併網 第3季末挹注收益

泓德能源(6873)看好澳洲再生能源市場,繼董事會上周宣布加碼新台幣16億元擴大澳洲布局,12日宣布位於澳洲新南威爾斯T...

匯率狂升帶動出國潮也衝擊國旅 賴正鎰:應速開放陸客

近期台幣大幅升值,出國旅遊成本降低,刺激出境旅遊需求,台幣升值也使外國遊客在台消費成本提高,可能影響入境旅遊人數。全國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