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張安平批「反傾銷案」一延再延 把台灣吃乾抹淨都不夠

台泥(1101)董座張安平27日在股東會場上表示「今年是非常辛苦的一年」,大陸水泥市場未來五年人均消費量可能衰退四成。台灣水泥市場更受到進口水泥傾銷衝擊,目前已占國內市占率三成,張安平痛批政府,「不理解政府對越南水泥反傾銷案的處理一而再、再而三地往後推」。
張安平表示,從去年7月開始水泥公會推動反傾銷調查案,今年5月21日財政部確定越南水泥傾銷後,經濟部告訴他「還需要40天看你的損傷,還可再延20天」。但是就在同一天,越南政府就公布調降自己水泥的出口稅從10%降到5%,「所以對整個水泥業的衝擊還是越來越大。」
張安平認為,必須制定台版CBAM,才能夠徹底地讓進出口的水泥承擔一樣的碳成本。他強調,「大家聽到越南,覺得沒什麼了不起。跟各位報告,越南的產能是1億2,000萬噸,他自己國內消費不到6,000萬噸,印尼水泥年產量也是1億2,000多萬噸,他自己消費也才6,000多萬噸,但台灣全國水泥一年消費量加在起,才1,000多萬噸。越南印尼產量多出來的,把台灣吃乾抹淨都不夠!」
張安平不禁要問「政府保護的作為在哪裡?」,他也坦言自己不是很清楚,為什麼政府的動作一而再、再而三地往後推。
有很多人會認為說進口高碳排原料產品無所謂,那是別人產生的碳。「對不起,碳的計算是你在哪裡消費,哪裡算」,從越南或其他國家進口到台灣的高碳水泥,其碳排是算在台灣的帳上;當台灣產品出去面對歐盟CBAM的時候,這個總帳是算在台灣帳上,不是不在台灣生產,台灣就沒有碳消費。
除了進口水泥傾銷問題嚴重之外,國內水泥業者因應全球淨零碳排趨勢及政府減碳要求,近年來積極推動低碳水泥。但是張安平指出,目前歐洲、美國及日本,公共工程是優先採用低碳建材,日本政府也是將公共工程低碳採購納入國家減碳策略,優先採用低碳水泥。可是台灣公共工程相關政策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把低碳建材納入,為此民間跟政府已經開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會議,張安平直言「因為我們有業者是進口的,他沒有進口低碳(水泥),所以說他盡力在阻擋相關政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