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科技股帶動 史指那指大漲逾2%、道瓊升近500點

今年報稅能免息分期 賦稅署大推「手機報稅」抽5萬大獎

財政部今日舉辦「所得稅結算申報」記者座談會,從左至右依序為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主任張文熙、賦稅署署長宋秀玲及北區國稅局局長李怡慧。記者胡順惠/攝影
財政部今日舉辦「所得稅結算申報」記者座談會,從左至右依序為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主任張文熙、賦稅署署長宋秀玲及北區國稅局局長李怡慧。記者胡順惠/攝影

今年報稅季前要先弄懂!賦稅署署長宋秀玲24日提醒,因應美中貿易局勢及物價壓力,今年度報稅可申請最長36期、約三年分期繳納,並可延後至6月申報,期間不加計利息,申請流程強調「從速、從寬、從簡」原則,國稅局也設有專線受理紓困申請,協助民眾與企業度過難關。

財政部今日舉辦「所得稅結算申報」記者座談會,宋秀玲在會中提醒,美國對等關稅壓力下,為協助大家減輕報稅負擔,免息分期繳稅的申請門檻大幅放寬,無論是個人或企業,只要因被減薪、離職、工時減少,或其他經國稅局認為合理的困難事由,即可提出申請,申請流程強調「從速、從寬、從簡」原則,國稅局也設有專線受理紓困申請,協助民眾與企業度過難關。

今年報稅政策減稅力道加碼,宋秀玲指出,鼓勵生育的「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自今年起放寬適用至6歲以下,並取消所得排富門檻,第一名子女每年可扣15萬元,第二名子女起每名22.5萬元,約72萬名孩童家庭受惠,為今年最大亮點。

同時,因應租屋族需求,「房屋租金支出特別扣除」改列為專項扣除,宋秀玲解釋,扣除上限由12萬元提高至18萬元,申報時只需檢附租賃契約及付款證明,最重要的是,無須房東同意,若因工作、就學、就醫等因素需外租,或居住處遭貼紅黃單、共有人持分等特殊情況,也可適用,認列條件比照租金補貼標準,盼減輕無屋族租屋負擔。

房地合一舊制房屋交易稅制也同步優化,出售舊屋若未採實際成本計算,可依設算公式攤提房屋成交金額,適用獲利率今年自17%調高至20%。宋秀玲補充,針對多屋族出租卻未申報所得者,賦稅署強化租金標準計算方式,納入土地公告現值,兼顧打擊逃漏稅與保障實際低租金的佛心房東,持續鼓勵釋出空屋、活化租賃市場。

在報稅戶數與方式選擇方面,宋秀玲預估,今年隨著免稅額及扣除項目放寬,整體綜所稅報稅戶數將略有增加,去年(112年度)約為685萬件至690萬件,其中多屬扣繳後可退稅戶。營利事業所得稅部分,去年申報家數為109萬件,今年預計成長約1.6%,可達111萬件。

電子申報比例逐年攀升,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主任張文熙分析,手機報稅使用人數去年已達217萬人,今年可望增加至250萬件,占整體報稅戶數約四成,含手機在內的網路申報比例則高達84%,預計今年接近600萬件,行動電話認證已成主流,使用人數約311萬人,占比超過54%,顯示行動報稅趨勢日益普及。

因應數位化趨勢,稅額試算通知書今年大幅縮減至97萬件,宋秀玲說,取而代之的是「稅額估算表」,讓所有申報戶可透過線上查詢即時掌握,提醒手機報稅用戶還可參加專屬抽獎活動,總獎金520萬元,頭獎5萬元,由財政資訊中心自行設計摸彩程式,不假手於他人,公正透明。

賦稅署提醒,報稅不必趕在5月初急著臨櫃,利用手機或線上申報,搭配分期或延稅方案,輕鬆完成年度報稅,享有各項減稅與紓困福利。

報稅 手機 租金補貼

延伸閱讀

手機報稅抽獎 財部:總獎額525萬元、最高5萬元現金

2025綜所稅倒數計時!一次弄懂六大新制省荷包

房東不願報稅關鍵在喪失自住優惠?財政部這樣說

報稅扶養父母爭議有解 財部明定子女重複申報原則

相關新聞

報稅截止日 延後一個月

五月所得稅申報倒數計時,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昨說,川普關稅政策衝擊經濟,今年報稅截止日延後一個月至六月卅日,受影響民眾可...

綜所稅免稅額等齊調升 690萬戶享減稅紅包243億

5月報稅季將開跑,今年申報戶數估約690萬戶。基本生活費調升,加上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特別扣除額等齊調高,整體減稅利益估...

今年報稅能免息分期 賦稅署大推「手機報稅」抽5萬大獎

今年報稅季前要先弄懂!賦稅署署長宋秀玲24日提醒,因應美中貿易局勢及物價壓力,今年度報稅可申請最長36期、約三年分期繳納...

新竹市房屋稅今年增加1.2億 稅額「近21億」原因曝光

房屋稅差別稅率2.0將於5月1日首次開徵,新竹市稅務局指出,竹市2025年期房屋稅共開徵21萬24戶,稅額達20億880...

2025綜所稅倒數計時!一次弄懂六大新制省荷包

2025年綜所稅申報5月1日開跑,北區國稅局提醒,今年報稅有六大新制上路,包含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等多項調整,有助民...

推房東分離課稅行不行?財政部示警:只對高所得房東有利

針對外界提議推動房東「分離課稅」,財政部次長李慶華24日回應,分離課稅恐對中低所得房東不利,因目前綜合所得課稅可扣除免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