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黑貓「劈腿喝水」畫面太狂!主人靠近牠淡定轉頭:你是有什麼問題嗎

剴剴案欠揍裝死簡訊惡保母稱是開玩笑 審判長怒斥:開什麼玩笑!

美國國安顧問華爾茲下台:Signal洩密後續,川普政府人事再現混亂?

快登記!自用住宅登記延長至6月2日 逾期恐課高稅率

新竹市稅務局提醒,竹市尚有1萬5000戶未辦竣戶籍登記,依規定應於3月24日前辦理,才可續享自住用優惠稅率,財政部已放寬戶籍登記至6月2日,請民眾務必申請。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新竹市稅務局提醒,竹市尚有1萬5000戶未辦竣戶籍登記,依規定應於3月24日前辦理,才可續享自住用優惠稅率,財政部已放寬戶籍登記至6月2日,請民眾務必申請。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房屋稅2.0新制上路,不少民眾發現房屋稅暴增上網抱怨,甚至有網友房屋稅從原本1千多元,飆漲至7千多元。新竹市稅務局提醒,竹市尚有1萬5000戶未辦竣戶籍登記,依規定應於3月24日前辦理,才可續享自住用優惠稅率,財政部已放寬戶籍登記至6月2日,請民眾務必申請。

新竹市稅務局指出,竹市2025年期房屋稅查定戶數21萬24戶,稅額20億8800萬元,較去年增加1億2800萬元,成長6.56%。稅收成長主要原因為自住房屋新增辦竣戶籍條件,部分房屋無法完成戶籍登記,導致自住房屋較去年減少2萬1898戶,稅額減少1億1000萬元;非自住房屋增加2萬1118戶,稅額增加2億1300萬元,成長達1倍。

稅務局說明,以行政區統計,東區10萬7437戶居首,占總戶數51.15%,稅額15億1307萬元,占總稅額72.44%;北區7萬285戶占33.47%,稅額3億5524萬元占17.01%;香山區3萬2302戶占15.38%,稅額2億2030萬元占10.55%。此外,排除科學園區房屋,埔頂里7441戶及稅額1億6985萬元,均為竹市最多。

稅務局表示,全國單一自住房屋稅率由1.2%降為1%,計有6萬9285人受惠,減少5146萬元,平均每人減稅742元。房屋稅2.0於5月1日首次開徵,自住房屋增訂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需辦竣戶籍登記條件,新竹市尚有1萬5000戶尚未辦竣戶籍登記。

稅務局提醒,請民眾盡速於6月2日前辦竣戶籍登記,並向稅務局提出申請,2025年期房屋稅才可按自住用優惠稅率課徵。民眾可掃描稅單上QR-Code,連結稅務局網站線上申辦服務、臨櫃辦理或書面郵寄等方式提出,免附戶口名簿等書證,簡單又方便。稅款如已繳納,經核定後有溢繳稅款者,稅務局也會主動辦理退稅。

房屋稅 稅款

延伸閱讀

現金被騙房被抵押 竹市推地籍異動即時通申辦數飆6倍

竹市消防校園辦理CPR認證 通過認證比例超過九成 

綠營控鄭正鈐雇移工上凱道違法 國民黨竹市黨部駁斥

吃甜點、賞音樂、體驗手作 竹市千人湧椪柑市集搶甜點

相關新聞

房屋稅新制出包 雙北恐逾10萬人遭殃

房屋稅二點○新制昨起開徵,但出包現象持續擴大,不少自住房屋遭列「非自住」,導致稅金倍增,北市已重印五萬多分稅單,新北市部...

5月報稅季到!單身年收超過44.6萬才需繳稅、優惠方式這裡看

5月的報稅季又來了,小弱肌這次整理了報稅的優惠還有最簡單的繳稅方法,覺得喜歡的話也可以幫我分享給家人朋友喔。

2025所得稅免稅額、級距、手機報稅教學1次看!注意這1費用要自行申報

月報稅季即將到來,今天這篇文章,要獻給每年一到5月就開始焦慮的你,還有人生第一次要報稅、腦袋已經轉圈圈的你。你是不是曾經有這種想法:「我有打工、我有領ETF股利,那我要報嗎?」、「我還在唸大學,會不會被國稅局叫去喝咖啡?」 別擔心,我懂你。因為我自己第一次報稅時,也是一個頭兩個大。但後來我發現,其實報稅就像寫一份「年度小結」,只是這份報告是交給政府的,內容是「我去年賺了多少?要不要繳稅?有沒有機會退一筆錢?」

房屋稅調高至3.2%惹民怨 藍綠議員隔空交火互批市府失職

今年報稅季即將到來,卻有不少新北市民陸續發現房屋稅率異常上升,引發廣泛關注與不滿。有民眾表示,原本自住多年、且無其他房產...

房屋稅2.0首年亂象多 專家籲民眾確認過再繳納

房屋稅2.0新制上路,但因系統轉換與歸戶認定問題,導致部分民眾收到稅單出現錯誤稅率,引發爭議。專家提醒,民眾收到稅單後切...

花蓮縣超徵礦石稅將退業者 牛煦庭:中央也該還稅於民

有媒體報導稱,花蓮縣政府被指控因壓力而迅速退還福安礦業2億多元的礦石稅,主因罷免國民黨立委傅崐萁的壓力逐漸增大。國民黨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