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騙人!川普上任...股市動盪、為何債券還不漲?專家:投資人情緒無法量化
債券殖利率與股市的關係一直是金融市場關注的焦點。
一般來說,債券殖利率的變動會對股市產生深遠影響,而這種影響的程度則取決於市場環境與投資人的預期。
通常,當債券殖利率下降時(債券價格上漲),股市表現較佳,反之則可能壓抑股價。
這是因為當殖利率下降時,固定收益投資的吸引力降低,資金往往轉向股市以尋求更高回報。
此外,較低的殖利率也意味著企業借貸成本降低,有助於企業獲利成長,進一步推升股價。
然而,這種關係並非絕對。例如,在經濟衰退期間,儘管債券殖利率下降,投資人可能因對未來成長的擔憂而選擇避險,導致股市下跌。
同樣地,在通膨快速上升的環境下,央行可能因應通膨壓力而提高利率,進一步推升債券殖利率,抑制股市表現。
回顧歷史,債券殖利率與股市的關係在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的模式。
例如,1990年代末的科技泡沫期間,股市估值過高,而當時的經濟成長動能減弱,導致投資人轉向債市,推升債券價格並壓低殖利率,最終股市泡沫破裂。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央行採取極低利率政策來刺激經濟,導致債券殖利率長期維持低檔,而股市則因資金充裕而走高。
然而,當美聯儲於2013年開始縮減購債計畫,市場對利率上升的預期導致股市短期震盪。
通膨是影響債券殖利率與股市關係的關鍵因素之一。當通膨上升時,債券的實際報酬率下降,投資人要求更高的殖利率來彌補購買力損失,這通常對股市產生壓力。
然而,在適度通膨的環境下,企業可透過提價轉嫁成本,帶動營收成長,進而支撐股市。
相反地,在通縮環境中,債券的固定利息變得相對有吸引力,而企業營收與獲利可能下降,使得股市承壓。這種情況可能導致資金流向債券市場,進一步壓低殖利率。
對於投資人而言,理解債券殖利率的變化對市場的影響至關重要。在低利率環境下,成長型股票可能受惠,因為較低的折現率提高了未來現金流的價值。
然而,當利率回升時,價值型股票(如金融、能源等)通常表現較佳,因為這些產業受惠於較高的利率環境。
債券殖利率與股市的關係並非單一方向,而是受到經濟週期、央行政策與市場情緒的多重影響。
投資人應根據當前市場環境調整資產配置,靈活應對不同時期的挑戰與機會,以達到最佳投資回報。
◎本文內容已獲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