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性後遭男上司性騷擾…她崩潰自傷得恐懼症 醫曝3成因
30歲陳小姐改變性別後樣貌出眾,常被男上司性騷擾,不知該如何應對的她,陸續出現自傷行為,經家人陪同下到門診求助,醫師診斷為「適應困難併發混合性情緒行為障礙」,同時合併「恐懼症」,所幸經治療後情況改善,現在的她比以往還有自信。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陳家駒分享,他曾收治的一名30歲陳小姐,就醫時主訴性別認同困擾讓她在生活適應困難,起初因為容貌焦慮,對鏡子中自己的樣子愈看愈不舒服,後來透過手術改變性別,變性後的她樣貌出眾,職場上常被男上司性騷擾,但對方無法得逞後,對她出現攻擊性言語,待人也變得刻薄。
不知道如何應對的陳小姐,開始感到憂鬱、焦慮、自我懷疑,也變得不想引人注目、害怕接觸人群,甚至數度自傷。所幸她在家人支持下,搭配醫療團隊的治療策略後逐漸好轉,也更適應新的性別角色,性格變得比以往自信,也能平常心過生活。
陳家駒表示,變性和性認同問題,同樣都困擾東西方父母及個案,性別認同或變性困擾形成因素複雜,主要包括「社會文化媒體」、「網路傳播」及「個人成長發展背景」等因素,其中社會文化媒體及網路傳播因素牽涉廣泛,如偏激極端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資本物質享樂主義、毒品、色情等的影響,或社會中的不友善環境、壓力、歧視等都可能引起困擾。
至於個人成長發展背景因素,陳家駒表示,個人成長發展背景若心理、性別、衛生、倫理教育忽略缺乏,或家庭倫理情緒關係、親子互動不良,在生活環境中,無法得到適當的支持與協助和兩性教育也可能引起困擾。
改善性別認同困擾要多管齊下,陳家駒提到,從生活環境學習適應與建構性教育知識,包括性生活調適,及日常生活、家庭、職場等公共角色行為調整學習,還有精神心理問題方面的治療,如認知、行為、自我心理心態情緒保護防衛,及社會、衛生、醫療及家庭支持網絡建構和危機處理技巧,若伴有情緒障礙,如憂鬱症、焦慮、恐懼症的相關症狀時,則配合適當的藥物治療。
陳家駒呼籲,性別認同困擾者除了面臨自我認同問題,可能還會要面對周圍環境的不友善、歧視差異,因此要推動全民、全社會人倫教育、醫療衛生教育,維護基本人權,不因為個人性別特質受到差別待遇,此外也仰賴身邊的親友多些關懷、包容與交流,一旦發覺任何性問題影響到情緒、行為上有異樣,甚至自傷或影響日常生活,應盡早就醫。
陳家駒提醒,變性及性認同困擾問題,是人生中有關生命、生活、生存的大問題,牽涉到角色、倫理規矩及行為責任等方方面面的實踐,要調整改變前務必三思,並學習有關性知識,以防後患。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