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青少年易遭霸凌 專家揭家長、教師角色關鍵
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兒童時期曾被診斷為ADHD患者,於青春期遭到霸凌風險是無此症的1.52倍。專家表示,青少年若有ADHD,常見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等特質,並有學習障礙、情緒控管不佳等問題,進而遭到同儕霸凌,應早期介入治療。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林峻吉、特聘研究員兼所長邱弘毅利用「台灣青少年至成人長期追蹤調查」資料庫,並串聯健保資料庫,針對1萬5240名於2015年就讀7年級和10年級學生,瞭解其健康與行為發展數據及疾病診斷,並以問卷瞭解是否自認曾遭受霸凌。
研究顯示,受調查學生中約4.36%於兒童時期被診斷為ADHD,此族群在青少年階段於現實及網路被霸凌風險為無此症的1.52倍,其中關係霸凌風險為1.45倍最高,肢體、言語霸凌風險各為1.42倍、網路霸凌風險為1.35倍。該研究發表於國際「青少年健康期刊」。
林峻吉說,過去有關ADHD青少年研究多集中在學校或家庭面臨的困難,更認為網路世界是現實世界的避風港,但問卷調查發現,兒童時期被診斷為ADHD的青少年,高達64.47%曾受任何形態霸凌,包含曾遭受言語霸凌為52.88%、肢體霸凌為45.8%、關係霸凌44.69%、34.7%曾受網路霸凌,也代表患有此症的數位原生世代即便躲進網路,仍可能要承受異樣眼光
相較沒有ADHD者,也有50.6%曾受任何形態霸凌,包含39.69%曾受言語霸凌、33.31%曾受關係霸凌、31.27%曾受肢體霸凌、24.85%曾受網路霸凌。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系教授李宏鎰說,ADHD患者通常在國小一至二年級左右經醫師診斷發現,由於注意力不足,且過動、衝動特質,並有學習障礙、情緒控管不佳,在國小高年級開始,容易因為過於魯莽的行為、表達方式出現人際衝突,而被排擠或捉弄,等到國高中時,尤其是女性或較內向的男性,可能導致憂鬱症或焦慮症。
李宏鎰說,家長應了解ADHD孩子的特質及潛在的壓力來源,包括人際關係、學業等,同時改變對孩子的教養方法,除了基本的生活常規,也可培養習慣與興趣愛好,不要讓孩子一放學回到家,一連2小時就都被迫待在室內讀書、寫作業,可讓孩子完成一半的功課後休息30分鐘,去室外跳繩、打球。
另,學校老師於班級經營,李宏鎰說,老師可趁ADHD學生不在班上的空檔,向全班同學宣導該名同學可能會出現的舉動,以包容代替歧視,其次讓該名學生的教室座位安排在靠前區域,在可隨時留意的視線範圍內協助調節其行為。也可安排具友善、成熟特質的同學坐在旁邊,成為其學習楷模、效仿行為對象,也可指派任務讓其展現自我。
李宏鎰說,家長的家庭教養、教師的班級經營,促成ADHD患者的自我行為管理,再輔以藥物治療,長大後約5成能過上正常生活,但仍有約3成情況不盡理想,建議針對ADHD個案從小給予多方位的支持與照顧,至關重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