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癌王篩檢治療雙軌制 癌團籲設國家級肺癌防治辦公室
衛福部最新公布111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發生個案數1萬7982人、死亡個案數1萬53人,皆位居癌症首位,突顯國人對肺癌的認識和警覺性不足。立委林俊憲今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表示,衛福部應強化肺癌「早期篩檢」和「精準治療」雙軌制,以達成肺癌存活率倍增目標。台灣癌症基金會更呼籲成立「國家級肺癌防治辦公室」,充足肺癌防治的經費與人力。
立委林俊憲國會辦公室今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舉辦記者會,邀請專家學者盤點國家肺癌防治政策,呼應賴清德總統「健康台灣」願景,達到2030年將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的目標。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說,肺癌在發生、死亡個案數及死亡率皆高居國內癌症首位,為名副其實的「癌症三冠王」,衛福部今年共編列癌症篩檢40億元,但篩檢族群及執行率沒有大福增加,特別是現在篩檢條件已下修至一年一包持續20年族群,但這族群篩檢率偏低,還需多加宣導,反觀有肺癌家族史者則是踴躍篩檢,目前也降低篩檢年齡層,期待找出更多的個案。
另,肺癌治療要接軌國際指引,張文震表示,今年健保總額新藥編列預算達81億元,並有50億元癌藥基金,未來也會逐年稱增加至100億元,但目前免疫治療尚未與國際治療接軌,如相關治療藥物健保規範為,當腫瘤穩定沒有縮小就須停用,但國際是沒有惡化就能繼續用,健保署應做為參考。,並呼籲成立國家層級的肺癌防治辦公室,充足肺癌防治的經費與人力。
成功大學醫學院院長、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癌症防治委員沈延盛說,肺癌防治要成功須透過跨部會的「雙刀流」策略,除了國健署要擴大早期篩檢、落實陽性確診追蹤,同時健保署也應提供晚期治療更完整的選擇。他指出,國健署雖然提升預算擴大癌篩規模,但要能夠有效提升篩檢率,也應強化各縣市區域醫院和地區醫院的篩檢量能;而健保給付方面則是要加速接軌三期臨床試驗確效的國際標準治療,才能夠根本地降低癌症死亡率。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說,我國過半數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肺癌,政府提升篩檢預算,也需落實篩檢執行及陽性個案追蹤,並針對晚期肺癌患者提出更具體的治療措施,才能加速達到健康台灣癌症死亡率降三分之一的目標。他表示,接軌國際標準治療下,確實需要有更積極作為,相信健保署會持續盤點晚期肺癌治療與證據力充足優先首選的差異,追趕先進國家給付情形,完善晚期肺癌治療缺口。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說,2021年擔任厚生會肺癌防治委員會召集人,當時發現一可怕的數據,國人每年死於肺癌達一萬人且多數為第四期,確診後可能一至二年就過世了,肺癌死亡率、死亡人數持續上升,已成為新的癌王。
林俊憲指出,2021年台南市開始進行癌症篩檢試辦計畫,以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肺癌,主因是篩檢自費為3000至6000元不等,一般人不會想要檢查,並請台南市各大醫院共提供2745位名額,並希望成為第五種公費癌症篩檢,現在達成這目標。
依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截至去年底,LDCT共篩檢15萬8937人,找出1957位確診患者,其中1621人為零、一期,占比為83%。林俊憲說,如果這些早期的病人,延誤檢查或治療造成死亡,「對於患者家庭來說,會不會是一個悲劇?」
林俊憲表示,LDCT篩檢有助早期發現肺癌,依研究顯示,早期發現的零、一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以超過90%,挽救無數的生命,並可以降低醫療負擔,若是零、一期肺癌治療費用約20萬元,但三、四期晚期肺癌治療費用高達200至350萬元,兩者相差將近10倍。
林俊憲說,今年起衛福部更提升預算擴大篩檢對象,但國內肺癌患者逾半仍是晚期,建議行政院應根據健康台灣策略目標,透過現有的中央癌症防治會報或癌症防治政策委員會跨部會推動癌症防治,整合行政資源優先處置「癌王」肺癌,持續精進早期篩檢、加速治療接軌國際。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說,要達成肺癌存活率倍增的目標,從病友團體角度出發,如英國在超市外提供肺癌篩檢車,呼籲針對國內偏遠地區應加以比照,擴大篩檢量能、提升篩檢覆蓋率,同時也需要針對陽性個案建立衛教、陽追機制,治療層面也應優先補齊晚期治療缺口,逐年接軌肺癌治療國際指引,落實健康平權。
國健署長吳昭軍說,肺癌每年死亡人數約一萬多人,但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零、一期的五年存活率非常高,經過診斷、治療比率超過90%,但若是第三、四期僅為15%,而近年推動LDCT篩檢有助早期發現肺癌,目前民間正在打造全台第一輛肺癌篩檢車,造價約3000萬元。
吳昭軍說,111年7月1日至去年12月31日整體篩檢結果,共篩劑15萬8937人,其中男性占58%,女性占42%,而54.2%為肺癌家族史。此外,癌症陽追率也十分重要,目前整體陽追率可以到達86%,肺癌大概可以到88%左右,希望今年提升至90%。
健保署長龐一鳴說,針對肺癌治療除基因篩檢、標靶治療等精準治療外,目前化療、放療、免疫治療、手術也都有愈來愈精準的治療方式,在健保給付上都有長足的進步,目前肺癌化療藥品有15項、標靶治療有16項,且包含各種不同的基因型,免疫抑制劑治療有3項,而比較大的缺口是在免疫抑制劑,並從台灣實證經驗來看,免疫抑制劑效果確實很好,接下來有癌藥基金後,將會想辦法擴大適應症範圍。他指出,依112年癌症陽性追蹤率,乳癌高達92.6%,但肺癌僅為77%,呼籲民眾若發現病灶後,應盡速回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