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受害者!職場霸凌影響3類人 研究:憂鬱風險增3倍
公共部門霸凌事件自去年底引發國人關注,不少上班族均有類似經歷,成為另類「MeToo」風潮。董氏基金會今引據國外研究指出,在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公司工作的全職員工,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加3倍,除了受害者,霸凌行為對施暴者、目擊者也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常見的霸凌行為包括揶揄嘲笑、言語恐嚇、咆哮、貶低羞辱或孤立等,職場霸凌會造成身心方面的傷害,被霸凌者可能會出現恐懼、焦慮、自責、失眠,且容易有較多負面情緒與想法,進而影響工作表現及日常生活。董氏基金會引述一篇2021年6月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在不重視員工心理健康的公司工作的全職員工,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加3倍。
主導該研究的是南澳大學的心理社會安全氣候觀測平台,研究對象為1084名有全職工作的澳洲人,來自廣泛的職業和行業,61%為男性,平均年齡47歲。研究結果發現,雖然長時間工作是死於心血管疾病或中風的危險因子,但不良的管理方式也會增加憂鬱症的風險,即便熱情和忠誠的員工受到重視,但長時間工作可能會導致憂鬱,若工作場所很少關注男性員工的心理健康,他們也更有可能變得憂鬱。另一篇發表在《歐洲工作與組織心理學期刊》的論文指出,工作單位中的霸凌行為不僅傷害受害者,對施暴者和目睹霸凌行為的團隊成員也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衛福部嘉南療養院臨床心理師杜家興表示,遇到霸凌時可能會有些不知所措,首先可先釐清自己遭受哪些霸凌行為,其次立刻向值得信任的人傾訴,獲得支持及建議,接著詳細記錄下每次霸凌發生的狀況,最後瞭解相關資源,如職場內部的申訴管道、人資部門或尋找外部專業機構,包括心理諮詢或法律援助。被霸凌的員工尋求協助後,可考慮轉職到更健康的工作環境,在新的環境中建立支持性的人際關係,並落實自我照顧並保持正向思維,專注於未來的可能性,而非過去的傷痛。
杜家興提醒,職場上男性員工的心理健康往往被忽視,在社會中常被期待要堅強、壓抑情緒,難以表達自己的壓力及向外求助,轉而由行為變化、身體症狀、逃避工作等方式應對壓力,因此擔任主管階層者應以尊重和同理的態度傾聽他們的困擾,避免批判或輕視,並鼓勵他們建立健康的休閒活動或興趣,培養舒壓方式,提升心理健康。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看到同事正遭受到職場霸凌,想協助但害怕不敢正面挺身而出,可以先默默收集證據,像錄音或條列式記錄霸凌行為,當事件被揭發時可出面作證。如在開會的場合同事被嚴重斥責或無禮怒斥,可當下提出其他議題或想法轉移被怒斥的焦點,再者寫匿名檢舉信來遏止霸凌的行為,寄一次後沒什麼回應,不妨多寄幾次,檢舉信仍有一定的作用。
除了實際的協助措施,更重要的是給予被霸凌者支持、陪伴與傾聽等行為。葉雅馨說,霸凌行為跟霸凌者的個性、不尊重的態度有直接的關係,如在職場上發生霸凌行為往往來自上對下關係,企業組織應預防霸凌行為,像列入工作準則、對員工多點包容、允許可能犯錯、避免指責文化,可多聆聽員工不同的意見,甚至設立申訴專線提供舉報。
葉雅馨提醒,職場霸凌不僅造成員工身心不適,還會影響工作的成本或效益,被霸凌者的一些行為表現,像缺勤、投入度低、壓力休假、生產力低或工作達成率低,應適時給予協助措施,因此企業主追求成本效益的同時宜將員工的心理健康視為首要任務,創造一個正向與友善的工作環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