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健保應不同工不同酬

健保成立滿卅年,現有制度造成護理師、急重症醫師出走,賴清德總統昨天表示,健保長期給付分配不均,今年大學申請入學,罕見出現牙醫系分數高於醫學系的現象,要改善現況,健保應朝「不同工、不同酬」給付。健保署回應,現行已投資四十多億提高急診給付,現正研議將醫師診察費,納入不同工、不同酬概念,按難易程度給付。
牙醫錄取分數高於醫學系
賴清德表示,健保推動卅年,讓醫療普及人人都能看病,但這卅年也衍生出許多問題,健保財務面臨困境,醫療現場不只護理師流失,連醫師也缺人,今年牙醫系的錄取分數已高於醫學系,長此以往,過去醫師的第一志願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都將招不到人。
曾有一名享譽國際的外科醫師,執行十多個小時手術,最後健保給付僅有六到八萬元,賴清德說,原以為以該名醫師的能力與付出,至少能拿到十到廿萬元的報酬,如今健保給付制度是「不同工、同酬」,此方式讓給付失衡,衍生出各科招不到人的現象,他喊話健保署應推動「不同工、不同酬」,才能永續面對下個健保卅年。
急重難罕科別 擬提高給付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不同工、不同酬可分兩面向改革,第一是針對醫療人員執業的地域差異,若在離島地區執業,給付增加三成,並保障於偏鄉執業者的健保點值;第二是針對不同的科別,評估付出心力的差異,如在急重難罕的科別,提高健保給付,日前健保署已投資四十多億,提高急重症的支付標準,小兒科也將評估提升點值。
石崇良說,目前已透過「醫療服務資源耗用相對值」(RBRVS)搭配健保財務狀況重新做檢討,醫療服務資源耗用相對值是指,醫療人員要付出的相對勞力、代價、訓練作為評估基準。
醫師診察費將分一般、複雜
另外,健保署將把「不同工、不同酬」的概念,首度納入「醫師診察費」中,過去診察費並未思考到診察疾病的困難性,現正研議將其分為「一般診察費」與「複雜診察費」兩種型態,四月將界定哪些科別較易面對複雜且難診斷的疾病,優先列為「複雜診察費」的給付對象。
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表示,醫療執行相對價值,美國早有研究,外科醫學會甚至在廿年前就作為提升手術給付的界定方式,調高困難科別的給付,重點在執行與如何做好資源分配,政府願意正視並且動起來,才能逐漸改善急重症與複雜手術的給付失衡問題。張鴻仁說,真正關鍵在「開始調整」,沒有開始動作,對醫界都沒有實際幫助,行政院與健保署有責任提出具體改善方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