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清明連假天氣曝光!西半部日夜溫差逾10度 周末變天轉濕

永久稅收來源?川普關稅恐非談判工具 外媒分析:踢開「最後支柱」

富比世2025億萬富豪「台灣54人進榜」 張國煒等6人首入列

點名台灣卡美國豬牛進口 豬農轟:美國勿雞蛋裡挑骨頭

美國昨釋出「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點名台灣對美國豬肉、美國牛肉採取多項檢疫性貿易障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昨釋出「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點名台灣對美國豬肉、美國牛肉採取多項檢疫性貿易障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對等關稅措施將於當地時間4月2日上路,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昨釋出「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其中點名台灣對美國豬肉、美國牛肉採取多項檢疫性貿易障礙,對此表達強烈關切。養豬與肉牛業者表示,標示產地是讓消費者有知的權利是最基本,也質疑政府當初開放美牛美豬是為了簽訂台美自由貿易協議(FTA),但如今FTA在哪裡?呼籲美國不要再雞蛋裡挑骨頭。

「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報告指出,台灣要求進口美豬須落實原產地標籤,以及要求標示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MRL),認為此舉暗示美國豬肉產品包括含萊劑,並存在食安風險,恐影響美豬在台形象與銷售。

該報告也指出,自2003年美國出現狂牛症病例後,台灣即禁止美牛進口,雖雙方於2009年簽署協議重啟市場,允許所有供人類食用的美國牛肉及相關產品進口,但台灣仍保留多項障礙措施,美方認為我相關程序缺乏科學依據,因此要求台灣依據科學標準及國際指引,全面開放美牛及相關產品市場。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表示,台灣豬沒有用瘦肉精,而美國確有使用,台灣並沒有反對美豬進口,標示進口豬肉產地只是要維護消費大眾以及養豬團體知的權利,大家只是想知道吃進去的豬肉是從哪裡來的,美國不要再雞蛋裡挑骨頭了,我們政府也應該保護國產豬肉,不能有絲毫退讓。

台灣養豬青年聯盟理事長張佑誠表示,豬農當然希望標示產地,否則民眾、肉品加工業者根本不知道來源,消費者有知的權利,這也是符合台灣消費的正常邏輯。

針對美國要求台灣全面開放美牛及相關產品市場,台灣肉牛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志名說,基於對狂牛症的疑慮,目前牛內臟仍有控管,但屠體已經都開放了,而不是說開放美牛和美豬可以簽FTA,現在美國都不承認了,開放了還有什麼意義?

張志名指出,我政府對肉牛產業相當不重視,所以肉牛產業變成了籌碼,川普政府現在很積極保護自己的產業,為何我們卻拼命把籌碼丟出去?這到底換到了什麼經濟利益?

美國豬肉 美牛 美豬

延伸閱讀

川普加徵25%汽車關稅!台灣整車廠不會最慘…它們年銷美千億「恐才是大苦主」

美貿易報告點名台灣對美豬牛設限 經貿辦:持續溝通

美國對等關稅要來了:貿易順差創新高的台灣,會如何被影響?

緬甸強震挨批馳援慢半拍 美國:已派出救災團隊

相關新聞

放假塞塞塞!國道傍晚多處壅塞 部分路段車速不到20公里

明天起有4天清明節連續假期。高速公路局觀測,今天傍晚起國道有下班及返鄉車流,多處路段壅塞,部分路段車速不到20公里

清明連假前2日好天氣「溫差逾10度」 後2日天公變臉防短暫雨

氣象署今天表示,明天、4日的夜晚清晨偏冷,北部平地低溫約攝氏11度,白天高溫可回升至26至28度,要留意日夜溫差;清明連...

襪子該正面洗還是反面洗?廠商、醫師一面倒曝正確清洗方式

襪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衣物,但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清洗嗎?對於「襪子應該正面洗還是反面洗」的問題,許多人各持己見,有人認為正面踩在地上、接觸鞋底較髒,應該正面洗;另一派則認為,襪子內層接觸腳底,沾滿汗水與皮脂,應該反面洗。事實上,台灣除臭襪品牌WARX以及醫學專家都指出,襪子應該「反面清洗」,才能徹底去除汙垢並延長壽命。

整理包/進喔!2025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開跑 報名香燈腳、日程、禁忌一文掌握

「進喔!進喔!」又到了每年農曆三月迎媽祖的宗教盛事時刻,有「粉紅超跑」之稱、逾百年歷史的白沙屯媽祖進香之旅,3月27日開始接受報名,此次進香全程共10天9夜,估計會有20萬人參與。《聯合新聞網》一次整理報名方式、行程、儀式,以及有哪些禁忌及注意事項,全民一起來「瘋媽祖」。

當心兒童玩具隱藏危機!醫師點名4款高風險:小孩洗澡差點失明

家長在選購玩具時應格外謹慎,因為看似無害的兒童玩具可能暗藏危機,導致意外傷害。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巫漢盟近日提醒,四種常見的兒童玩具具有潛在風險,包括噴水洗澡玩具、懷舊短捲尺手環、巴克球與弓箭組,家長務必提高警覺,以確保孩童安全。

點名台灣卡美國豬牛進口 豬農轟:美國勿雞蛋裡挑骨頭

美國對等關稅措施將於當地時間4月2日上路,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昨釋出「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其中點名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