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甲媽祖凌晨回鑾安座 80萬人恭迎也相約明年再見

中藥販售令藥界喊2人應下台「替天行道」 衛福部回應了

藥事團體下月將上街陳抗,反對衛福部3月公布的中藥行經營解釋令。本報資料照片
藥事團體下月將上街陳抗,反對衛福部3月公布的中藥行經營解釋令。本報資料照片

藥事團體下月將上街陳抗,反對衛福部3月公布的中藥行經營解釋令,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直言,衛福部長邱泰源和中醫藥司司長蘇奕彰應下台,「部長在外面的民調,是閣員中最爛的一個,我們也是替天行道」;蘇回應,這個解釋令早在他們上任前就開始討論,尊重藥師團體表達訴求的自由,仍會以國家與民眾利益為優先考量,也會將解釋令中的「中藥及生藥學系」,調整為「中藥及藥學系」。

衛福部在3月18日公告,新增核釋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後段,「領有經營中藥證明文件之中藥從業人員,並修習中藥課程達適當標準,得繼續經營中藥販賣業務」規定,並自同日生效。



「在這個狀態下讓我們覺得非常不能接受,因為中藥調劑、炮製是專業的、不能兒戲」,黃金舜形容,這就好比農夫沒工作,修35個學分就能當醫生,是踐踏專業,所以這次9校藥學系學生、藥師公會和藥劑生公會共同決議抗爭,號召200至300於4月22日到衛福部前快閃、5000人於5月4日到凱達格蘭大道抗爭。



藥事法103條明明已經要日落,卻又弄出新生條款,黃金舜質疑,台灣的公務人員可以這樣任意解釋法律嗎?根本已經超越權限,認為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邱泰源和蘇奕彰應下台,「然後部長在外面的民調,也是閣員中最爛的一個,我們也是替天行道」。



黃金舜指出,藥事法第103條是時代的產物,為了讓中藥行經營者可以繼續從事中藥炮製、販售等業務,後來到了2019年由時任衛福部長陳時中任內,為了讓這些從業人員子弟可繼承,甚至當時一家店有2位合夥人,也都可以繼續從事。



黃金舜說,中藥的種植和一般農產品不同,希望中國醫藥大學中藥資源學系可以培養相關的人才,在台灣種植中草藥,但成效不佳,學校要關掉這個系,所以學校又配合衛福部中醫藥司訂出新生條款,讓藥事法103條規定對象,修35學分就能從事中藥販賣業。



就農產品跟食品部分,以及藥事法法規規定,還是要依法行政,蘇奕彰表示,如果藥界覺得藥事法103條不是很適當,就不是衛福部能解決,而是要到立法院進行討論,「把關民眾的用藥安全、用藥品質這沒什麼好說的」。



蘇奕彰指出,在解釋令函示文中,會將內文中的「中藥及生藥學系」修改為「中藥及藥學系」,也就是藥學系畢業生在修習規定的35學分後,沒有考取藥師資格者也可以經營中藥行。



針對被要求下台的意見,蘇奕彰笑回,「我想他也有很多壓力」,但他和邱泰源分別於去年的5月及6月份到任,但這次的解釋令討論2年多,從前任部長薛瑞元任內就開始,也和產業界、消基會等參與,加上藥師團體的意見,慢慢凝聚訴求,尊重其爭取權益、表達訴求的自由,但仍會盡量站在國家和民眾利益上執行相關工作。

中藥 藥學 衛福部

延伸閱讀

病況穩定住院擬健保不給付 邱泰源:相信沒人想一直住院

醫事薪未達標健保擬不予特約 邱泰源:仍在討論

新店煉獄6毛小孩遭不當飼養 動保處重罰

曾審扁、馬法官曾德水職務評定「未達良好」提告 司法院長未迴避敗陣

相關新聞

醫院個別總額 台大憂「灰犀牛效應」

健保個別醫院總額於四月一日上路,不少醫院院長對內信心喊話,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將此新制比喻為「灰犀牛效應」,但只能「知其不...

醫界爆亂象…開藥考慮利潤 扭曲醫療生態

中南部各大醫院「個別醫院總額」上路多時,早已擬妥配套,就有醫學中心在醫師看診螢幕巧妙地提示,於每一藥物前標示符號,「◎」...

健保署配套…複雜個案診療費 下半年擬增

新制上路,大型醫院合理地限制醫師門診量,已成趨勢。對此,健保署石崇良認為,這有其必要性,如一個診次收治一百多人,平均每患...

肥胖會讓人變笨?研究表示:傷的不只是腰圍,還有大腦

肥胖的影響,可能遠比你想的更深層。除了外觀改變、增加代謝疾病風險,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肥胖還會「偷走」你的思考力。從記憶力、專注度到學習能力,肥胖對大腦的影響猶如慢性毒素,正在悄悄侵蝕你的認知功能。

遭誣指賣器官 羅東博愛醫院反擊:有醫學常識都知不可能

宜蘭的羅東博愛醫院因創辦人孫女嫁給薄瓜瓜,近日遭社群網路隱射成為中國大陸器官移植環節一員,院方今天出面闢謠。不少網友發聲...

中藥販售新規 衛福部微調

中藥香氣,曾是庶民的生活記憶,卻因藥事法一紙命令,讓中藥行走向凋零,衛福部日前公告中藥販售新規,放寬從業資格,替中藥行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