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縣推廚餘機補助 屏東掀搶購潮

屏東縣府補助廚餘機預算300萬元一周就用罄,縣府緊急增加補助額度,申請量已累積至1300餘台。本報資料照片
屏東縣府補助廚餘機預算300萬元一周就用罄,縣府緊急增加補助額度,申請量已累積至1300餘台。本報資料照片

為減少家戶垃圾中的廚餘量,屏東、雲林等縣政府相繼推出「家用廚餘機補助」方案,尤其屏東縣公布「6折補助」訊息一周,300萬元補助金就用罄,申請量累積至1300餘台、補助金翻倍,屏縣府緊急加碼並延長申請至4月30日。

面對民眾搶購,環保局表示,明年1月縣府還會推出補助,可先比較不同廠牌,做好功課明年再下手。

雲林縣環保局在垃圾破袋稽查時,發現廚餘混在家戶垃圾比率高,不利焚化處理及把垃圾製成燃料棒;為求廚餘減量,2022年起補助家戶買廚餘機,每台補助20%,上限5000元,每年開放申請不到半年即額滿。去年已累計補助1641戶,估計每年減少359噸廚餘量,今年4月1日起持續補助300戶。

屏東縣補助家戶買廚餘機金額近600萬元,每台補助上限40%、最高6000元,每戶1台為限;補助動機也來自垃圾破袋檢查發現廚餘混充比率高、分類不確實。面對申請踴躍,環保局也感訝異,並表示之前某縣市也曾推出廚餘機補助,300萬元補助金一年都沒用完。

屏縣府補助廚餘機型限「乾燥處理」及「生物分解」機型,冷凍型及粉碎(鐵胃)型不補助。過去有縣市政府曾發放廚餘桶及發酵菌,讓家戶自行發酵廚餘做堆肥,成本低很多,屏縣府環保局表示,廚餘桶加發酵菌的作法耗時較久,發酵初期也易產生異味,甚至招來蟲蠅,困擾一般家庭,廚餘機相對有效率。

環保局指出,這項政策源自縣長周春米很早就買了廚餘機,使用後覺得能解決家庭廚餘問題並很環保,她以主婦經驗評估後提出,希望縣民一起做環保。原本預計補助600家戶,可年減500公噸廚餘。

屏東之前已有南投、雲林、澎湖等縣都有廚餘機補助政策。雲林縣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長鄧雅謓說,過去垃圾破袋稽查有20%混雜生熟廚餘,雲林近年推動垃圾燃料化,若混雜廚餘會影響燃料棒品質,為強化廚餘分類,縣環保局每年自編100萬元補助民眾20%買廚餘機。

南投縣環保局長李易書說,2022年編2千萬元補助每戶50%、最高1萬元買廚餘機,但當年機器較貴,民眾還須付一半,申請不如預期,僅250多戶,之後未再開辦;隨垃圾堆積量增加,廚餘機價格下滑,希望四口之家每日減少1公斤廚餘,減少垃圾量、預防垃圾場火警。

澎湖縣環保局長蔡淇賢說,今年廚餘已由環保局自行處理,未編列預算補助買廚餘機。

縣市補助買廚餘機現況 製表/潘奕言、江良誠、陳雅玲、石秀華
縣市補助買廚餘機現況 製表/潘奕言、江良誠、陳雅玲、石秀華

屏東縣 廚餘機 環保局長

延伸閱讀

影/補助廚餘機300萬額度6天全滿 周春米:會再增加一些經費

雲林縣多鄉鎮垃圾清運違規被禁運 環局撂重話:不改將全面普查

屏東縣民看過來!縣府補助家戶購買廚餘機 最高6000元

苗栗市免費廚餘示範農場小確幸 這個原因今年熄燈

相關新聞

醫院個別總額 台大憂「灰犀牛效應」

健保個別醫院總額於四月一日上路,不少醫院院長對內信心喊話,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將此新制比喻為「灰犀牛效應」,但只能「知其不...

醫界爆亂象…開藥考慮利潤 扭曲醫療生態

中南部各大醫院「個別醫院總額」上路多時,早已擬妥配套,就有醫學中心在醫師看診螢幕巧妙地提示,於每一藥物前標示符號,「◎」...

健保署配套…複雜個案診療費 下半年擬增

新制上路,大型醫院合理地限制醫師門診量,已成趨勢。對此,健保署石崇良認為,這有其必要性,如一個診次收治一百多人,平均每患...

肥胖會讓人變笨?研究表示:傷的不只是腰圍,還有大腦

肥胖的影響,可能遠比你想的更深層。除了外觀改變、增加代謝疾病風險,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肥胖還會「偷走」你的思考力。從記憶力、專注度到學習能力,肥胖對大腦的影響猶如慢性毒素,正在悄悄侵蝕你的認知功能。

中藥販售新規 衛福部微調

中藥香氣,曾是庶民的生活記憶,卻因藥事法一紙命令,讓中藥行走向凋零,衛福部日前公告中藥販售新規,放寬從業資格,替中藥行注...

7千人受影響!歌詩達郵輪補償談不攏 消保官介入

義大利籍歌詩達莎倫娜號郵輪機械故障,滯留沖繩那霸維修,原航次行程延誤,接續航次被迫取消,近七千人受影響,昨天才返回基隆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