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網路成癮背後隱藏心理困擾 醫:憂鬱症高危險族群

一旦網路成癮容易加深跟現實社交脫節,更是憂鬱症的高危險族群。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李龍騰表示,憂鬱症成因不少,遺傳、壓力、經濟等等有可能,但有研究指出,網路成癮者是憂鬱症的高風險組群族,並且提醒4點擺脫網路成癮。
成癮是指透過特定行為帶來好處或是降低不適;但是當沒有上網就感到焦慮,花費大量時間在社群、遊戲、論壇、直播等平台,卻降低現實中的人際互動,並且無法自制得重複上網行為,可能不再是「喜歡上網」而是「成癮」。
李龍騰表示,「網路成癮症」四年前列入疾病治療項目,憂鬱症防治協會給出四點建議戒除網路成癮,首先,必須有決心、動機,必先先意識到改變;第二,訂定具體且實際目標,例如每天固定時間休息、用完就關機、周末規畫離線日;再者,培養其他休息習慣,建立如畫畫、運動、園藝、唱歌、閱讀,或是參加社團活動、與朋友聚會,從真實互動中找回快樂與滿足。
最後,由於不少人上網是為逃避現實壓力或情緒痛苦,成癮背後可能潛藏社交焦慮、憂鬱症等心理困擾。李龍騰指出,憂鬱症跟成癮不見得絕對相關,但是網路成癮者是憂鬱症風險族群,當成癮狀況嚴例如過度依賴,甚至影響工作或生活時,應該就醫與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討論治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