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南海海槽大地震躲不掉?日學者建議「每天斷電3小時」提高生存能力

根據日媒「Diamond Online」報導,日本京都大學名譽教授鎌田浩毅近日發表新書《大人のための地学の教室》(大人的地球科學教室,暫譯),強調因311大地震的影響,日本已進入地震、火山活動頻仍的「大地變動時代」,若想在地震、海嘯或火山噴發等災難中生存,必須具備基本的地球科學知識。書中指出,尤其在自然災害導致停電時,如何在沒有電力的情況下生活,將是未來每個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以2018年北海道大地震為例,當時全境陷入大規模停電。鎌田指出,北海道特殊的地理與氣候條件,使得災後援助困難重重。尤其許多人過度依賴穩定電力生活,實際上並不適當,因為無論是地震、火山或氣候劇變,電力往往是最先中斷的資源。他建議每個人嘗試每天「斷電三小時」來體驗無電生活,從主電源關閉到不使用手機,徹底模擬緊急情況,培養自主生存能力。
除了電力外,食物的準備也不容忽視。鎌田鼓勵一般家庭準備能支撐兩天的糧食,單身獨居者則最好能撐五天,並在平日試著不用冷藏食材過生活。他強調,這不僅能幫助人們了解哪些物資在緊急狀況下最實用,也能發現日常生活中許多無形的浪費,進而反思現代社會對資源的過度依賴。
鎌田最後指出,災難只是起點,更大的挑戰在於如何以國際的觀點面對資源短缺與極端氣候的未來。他呼籲每個人從自身做起,透過減少對電力的依賴與浪費糧食,才能真正實踐所謂的「永續社會」,並在災變來臨時具備生存能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