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為何賴政府敢大動作追殺在野黨? 學者揭一關鍵:美國沒空管

美國國防部人事地震!3官員遭解職 赫塞斯的幕僚長也要換位子

康橋學生單車環島遇逆向橫禍!重傷學生完成手術 調整行程出爐

撕咬狗、作勢攻擊人 巡守隊不得已開槍!野放黑熊傷重不治

昨晚台灣黑熊撕咬犬隻,更作勢要攻擊人,僅距離不到10公尺,隊員緊急開槍制止,但黑熊傷勢過重,最後人道處理。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昨晚台灣黑熊撕咬犬隻,更作勢要攻擊人,僅距離不到10公尺,隊員緊急開槍制止,但黑熊傷勢過重,最後人道處理。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卓溪鄉卓溪村中正部落出現野放台灣黑熊,近日掠食繫綁4隻飼養犬,居民人心惶惶。因該隻黑熊有攻擊性,林保署花蓮分署組成巡守隊並帶獵槍防身,沒想到昨晚黑熊又撕咬犬隻,更作勢要攻擊人,隊員緊急開槍制止,但黑熊傷勢過重,最後人道處理,送農業部獸醫研究所解剖。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本月11日接獲部落居民通報,黑熊侵入吃許多隻雞,14日起有4隻飼養犬陸續遭攻擊,因黑熊頸部下方有白色頸圈,是一隻YNP-BB02黑熊,4年前由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野放。玉管處決議,請花蓮分署在捕獲黑熊前,持續協助驅趕,避免發生人熊衝突。

花蓮分署與當地社區居民組成巡守隊巡護及驅趕,由於黑熊習慣性掠食犬隻,考量人員安全,自上周執行夜間任務時,必須帶獵槍防身,遇到緊急狀況時,須以自身安全為優先。

昨天晚上9時許,巡守隊在沈姓住戶附近聽聞犬隻慘叫,發現黑熊正撕咬黑色犬隻,黑熊聽見喝斥聲,當下立即轉向要攻擊巡守隊員,距離不到10公尺,隊員隨即開一槍擊中黑熊,黑熊中彈後在附近乾溝處不支倒地。

花蓮分署立即集結野灣野生動物協會、玉管處、野聲團隊等共計28人到場救援,檢查發現黑熊脊椎多處骨折致下肢癱瘓,肺部塌陷嚴重併伴隨嚴重氣胸、出血及呼吸窘迫,研判傷勢過重,決定以深度麻醉人道處理,並送農業部獸醫研究所完整病理解剖。

對於這起事件,花蓮分署表示遺憾,強調基於人員安全,必須果斷處置,行動符合野生動物保育法。由於布農族視殺害黑熊為禁忌,中正部落舉行除穢儀式,避免傷及黑熊的災厄影響部落的農耕收成及生活,花蓮分署派員參加。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表示,台灣黑熊增加是近年的趨勢,卓溪鄉部落周遭有很多黑熊生活,只是平常跟人不會互相干擾,過去拍到76隻次,可辨識黑熊就有23隻。該隻黑熊首次取食到食物後,就會有食物記憶,很有可能再前往捕食,之前好幾隻黑熊都有這樣的特性。

黃群策說,未來對於部落防範,加強跟部落族人溝通,不要把廚餘、飼料放在屋外;在巡守跟驅離部分,接下來會更精準,針對黑熊的習性,使用4G、AI辨識監控,利用電圍網的方式,防範黑熊入侵取食人類的食物。

前天有民眾拍到台灣黑熊出現在花蓮卓溪鄉水田邊,距離住家僅50公尺。圖/翻攝臉書
前天有民眾拍到台灣黑熊出現在花蓮卓溪鄉水田邊,距離住家僅50公尺。圖/翻攝臉書
花蓮卓溪中正部落出現台灣黑熊,是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4年前捕捉繫放的黑熊個體YNP-BB02。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卓溪中正部落出現台灣黑熊,是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4年前捕捉繫放的黑熊個體YNP-BB02。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台灣黑熊 巡守 花蓮 野放

延伸閱讀

黑熊入侵部落吞吃雞隻、飼養犬 玉管處架監測相機誘捕

2周內4犬被咬死!黑熊逼近住家剩50米 玉管處回應了

黑熊再現蹤距住家僅50公尺 玉管處擬捕捉

影/台灣黑熊再現寶山蜂場 埋頭大啖蜂蜜

相關新聞

生死一瞬間⋯離黑熊僅10公尺 他開槍卻犯部落禁忌

花蓮卓溪鄉卓溪村中正部落出現野放的台灣黑熊,近日頻繁掠食飼養犬,林保署花蓮分署組成巡守隊巡邏,昨晚發現黑熊在撕咬狗,還出...

台灣黑熊屢侵入部落 仿效歐盟有限度獵殺?學者這樣看

花蓮卓溪鄉卓溪村中正部落出現野放的台灣黑熊,近日頻繁掠食飼養犬,造成人熊衝突,昨晚遭巡守隊槍殺。有學者認為,要把黑熊入侵...

花蓮卓溪黑熊遭開槍致死 林保署:危急下的必要處理

花蓮卓溪鄉卓溪村中正部落出現野放的台灣黑熊,因已掠食4隻家犬,昨日黑熊因作勢攻擊人員而被森林護管員開槍擊中,後因傷勢過重...

1次救援2隻黑熊 台東延平部落巡守隊獲表揚

台東縣延平鄉桃源部落棲地巡守隊3月底通報並協助救援1公1母黑熊,林保署台東分署發給9名隊員獎金3000至6000元,同時...

黑熊吞吃5犬欲「攻擊人」遭射殺 玉管處遺憾喊話

花蓮縣卓溪鄉中正部落附近出現黑熊捕食雞隻、吞吃工寮飼養犬,更持續逼近部落,居民與公部門組巡守隊啟動驅離及誘捕,不料巡守人...

綠島海域記錄到5種海龜 綠蠵龜約8成

為瞭解綠島海域海龜的族群與生態,海保署和台東生態團體合作調查,綠島周邊海域記錄到逾80隻的5種海龜,其中綠蠵龜約8成,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