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執政近百日 學者:台灣還不是美國優先事項

4100億元產業支持方案偷渡預算 滿滿政治算計

台南地牛翻身! 上午6時10分東山規模4.1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4級

醫師協助末期病人死亡 逾86%民眾支持

台大公衛學院昨公布「醫師協助死亡」調查研究顯示,不分情境下,支持醫師協助死亡的民眾比率超過六成,學者建議社會應開啟對話與溝通。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本報資料照片
台大公衛學院昨公布「醫師協助死亡」調查研究顯示,不分情境下,支持醫師協助死亡的民眾比率超過六成,學者建議社會應開啟對話與溝通。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本報資料照片

隨醫療進步,末期病人可用維生醫療延長生命,但許多病人受病痛折磨,不少民眾倡議安樂死立法,但各界意見分歧。台大公衛學院昨公布最新「醫師協助死亡」調查研究顯示,不分情境下,支持醫師協助死亡民眾比率達百分之六十七點六,其中,以支持末期病人採醫助死亡者達百分之八十六點二最高,學者建議社會應開啟對話與溝通。

醫助死亡與安樂死均是透過致死藥物,讓受苦病人加速離世,差別是安樂死全程由醫護人員執行,醫助死亡是醫師評估後,開立合適致命藥物,病人最終須自行服用藥物,藉此減少醫師倫理疑慮。台大公衛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陳端容說,醫助死亡常僅限用於罹患末期疾病、承受無法緩解痛苦,不是醫師主動結束病人生命,而是具備決策能力的病人自主決定。

醫助死亡支持度調查設定三種情境,陳端容說,首先針對疾病末期且預期壽命有限,且病人具無法忍受痛苦,如癌症末期,高達百分之八十六點二支持可要求醫助死亡。其次,疾病非末期但無法治癒,且身上有無法忍受的痛苦,如漸凍人等罕病,支持度達百分之七十九點六。第三、病人嚴重喪失認知能力,疾病無法治癒也無改善方式,如極重度失智,支持度百分之七十二點六。

陳端容說,研究調查對象為全國三九九二名成人,醫助死亡支持較高族群,包括廿至卅九歲年輕人、男性、無宗教信仰者及照服員。她說,年輕人則多持個人主義,支持病人有自主選擇權利,但年長者及女性認為「延命是孝道」,不支持醫助死亡。無宗教信仰者相較有宗教信仰者,更傾向認同人道及自由主義,認為罹患絕症時,個人有權利決定如何死亡。

另,醫療人員基於職業倫理、法律等因素,在任何情境均不支持醫助死亡。陳端容說,受訪者僅百分之卅七點三知道病主法,且對醫助死亡較不支持,推測是病主法不允許「加速死亡」,而對「預立醫療諮商」準備度高者,對死亡臨終議題較開放,傾向支持善終自主。

「多數民眾害怕生不如死,接受善終自主,對尊嚴死態度漸趨開放。」陳端容表示,國內民意高度支持疾病末期,且無法緩解痛苦病人,有權利要求醫助死亡,建議開放社會對話。

醫師協助死亡vs.安樂死 製表/元氣中心
醫師協助死亡vs.安樂死 製表/元氣中心

安樂死 死亡 病主法 醫師

延伸閱讀

憂角色混淆!「醫助死亡」醫界反對聲大 專家:認同者再協助

憂生不如死 台大研究:逾86%民眾支持末期病人醫助死亡

館長愛犬大雄離世…曾嘆「牠殺了我一個小孩」 相伴12年含淚送別

收容所滿編快斷糧!拉拉知道自己沒人要「面壁絕食等死」懂事到讓志工心疼

相關新聞

醫師協助末期病人死亡 逾86%民眾支持

隨醫療進步,末期病人可用維生醫療延長生命,但許多病人受病痛折磨,不少民眾倡議安樂死立法,但各界意見分歧。台大公衛學院昨公...

今明濕涼不排除劇烈天氣 吳德榮:周日好轉 下周一再有鋒面快閃

東北風增強,中央氣象署發布陸上強風特報,今晨至明晚蘭嶼、綠島、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

台南地牛翻身! 上午6時10分東山規模4.1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88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今天上午6時10分,在台南市政府東北方41.9公里,位於台南市東山區,發生芮氏規...

今年第7起!台鐵停車不當 超出月台

台鐵停車不當事件頻傳,昨五一一車次莒光號在台中清水站進站時,因司機員軔機操作不當,導致停車位置不當,一車門超出月台,車上...

台鐵「纜繩式」月台門防落軌 高雄站明年啟用

台鐵落軌事件頻傳,為維護運輸安全,台鐵在高雄車站增設「纜繩式」月台門,明年三月啟用。台鐵總經理馮輝昇表示,若運作得宜,將...

氣象署提醒:暖化下 極端高低溫更頻繁

極端氣候愈來愈嚴峻,夏季炙熱、冬天酷寒。台灣、全球去年平均溫度雙雙創歷史新高點,但今年三月前,台灣的溫度相較往年又偏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