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研發全新癌細胞「說話」技術 能微量偵測殺癌細胞

癌症早期診斷提高治療成功率,成大化學系講座教授葉晨聖團隊,近日成功開發「金奈米粒子包覆脂質體技術」,突破過去癌症檢測與治療技術,不需任何螢光染劑,只用雷射光就讓癌細胞「發聲」,藉放大特定訊號拉曼光譜技術,靈敏偵測癌細胞是否存在,即使只有極少量癌細胞也逃不過。
尤其這項技術不僅能找出癌細胞,還能進一步讓癌細胞「斷電」失去平衡、走向死亡。葉晨聖指出,肝癌細胞實驗已成功消滅「超過9成」癌細胞,展現驚人治療潛力。團隊正與國內生技公司合作,推動技術產品化臨床應用。
葉晨聖表示,此創新研發的「電子驅動癌細胞凋亡與表面增強拉曼散射」技術成果,近日分別刊登國際頂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及自然期刊系列「Nature Communications」。也正在申請美國與台灣專利,同時與國內偉喬生醫合作開發檢測產品。
他說,因為檢測產品開發門檻較低、上市較快。用於癌症治療藥物則需要經過大規模臨床試驗,開發成本較高,不容易由國內廠商獨力負擔。不過團隊也沒停下腳步,正與成大醫院胸腔內科林建中醫師團隊研發吸入型的肺癌治療藥物。
葉晨聖表示,常見癌症檢測如抽血驗抗體、注射顯影劑或葡萄糖同位素以儀器觀察,雖廣泛使用,但在癌症初期精準度仍不高。而利用「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技術,可將極微弱訊號增強,提升檢測靈敏度,觸發出這項全新的癌症檢測技術。
他指出,癌細胞生長過程常有豐富氧化還原反應,伴隨大量電子產生,而癌細胞活性強,比正常細胞擁有更強的電子轉移能力,團隊以希瓦氏菌衍生的電活性脂質體膜包覆金奈米粒子表面,能讓癌細胞主動將電子傳遞到金奈米,當金奈米受到雷射光激發後,這些電子會進一步引發電漿共振效應,顯著提升拉曼訊號強度,而偵測到癌細胞。
這項檢測非常靈敏,葉晨聖表示,甚至可微量到只有5個癌細胞都會被偵測出來,與傳統檢測不同的是,這項技術不需要在癌細胞加螢光染劑,只要癌細胞靠近金奈米粒子,就會產生電子流入金奈米粒子且電子流入程度會明顯高於正常細胞,拉曼訊號大幅增強,這使得癌細胞與正常細胞能輕易區分。
而且癌細胞愈少訊號愈強烈,且可同時監測分析癌細胞凋亡情形,也發現不同種類的癌胞訊號強弱也不一樣,目前看起來偵測肝癌訊號最強。
葉晨聖表示,在金奈米粒子吸收癌細胞電子的過程中,失去電子的癌細胞會因此失去活性、就像是被切斷電源一樣,無法正常運作而逐漸走向死亡。實驗中肝癌細胞死亡率高達9成,乳癌也有8成以上。
團隊更進一步進行大型動物犬隻腫瘤治療,結果在治療3周後可看到大量腫瘤癌細胞凋亡,且3周療程犬隻食慾正常、沒有出現明顯發炎或不適反應,不像傳統化療常會損害正常細胞。顯示這項技術不僅有效,也相對溫和,具備發展為癌症治療潛力。
團隊表示,已與偉喬生醫簽署保密協議,進行產品化規畫,將提供一種即時、無標記、高靈敏度癌症檢測新技術,有望應用於癌症診斷、生物感測與醫療影像分析領域,推動個人化醫療發展,若能結合可「切斷細胞電源」治療策略,將為癌症治療帶來革命性的進展。
兩篇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8636-2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17950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