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番茄三大養生功效嗎? 醫曝「這樣吃」更能抗老

大家常覺得方便,生吃番茄。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於臉書指出, 茄紅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素,若是生吃番茄,其實,對於茄紅素的吸收效果,不怎麼好。圖/AI生成
大家常覺得方便,生吃番茄。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於臉書指出, 茄紅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素,若是生吃番茄,其實,對於茄紅素的吸收效果,不怎麼好。圖/AI生成

番茄有時只是盤子邊角的配色、配角,但醫學界近幾年愈來愈確定,它藏著一個強大成分「茄紅素」,此為抗癌、控糖、護心的關鍵力量,「紅色保健力」更是身體的抗老保鏢。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於臉書指出, 茄紅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素,若是生吃番茄,其實,對於茄紅素的吸收效果,不怎麼好。

張家銘說,他在美國進修時,每天中餐都吃番茄加披薩,當時覺得這樣真是方便好吃又划算,但沒想到回台後一量體重,不知不覺減了10公斤,其中的關鍵,或許就藏在那顆平凡無奇、紅通通的番茄裡。

現在茄紅素為什麼這麼紅?張家銘指出,由於現代生活壓力大、常熬夜、外食多、又離不開手機和汙染,於體內累積大量自由基,進而攻擊細胞、破壞DNA,讓身體老得快、發炎多、癌症風險也跟著上升。

茄紅素就像細胞的防彈衣,能主動抓住自由基,降低細胞損傷的風險。尤其是針對攝護腺癌、乳癌、口腔癌,研究已發現茄紅素能影響基因表現、抑制癌細胞生長,甚至有機會延緩腫瘤的發展。

張家銘表示,茄紅素可說是「天然癌症防火牆」,不只防癌,更是控糖、減脂的背後英雄,每個人不一定都有癌症風險,但卻常常經歷容易疲倦、腸胃悶痛、血糖起伏,這其實可能是代謝症候群的早期訊號。

而茄紅素在這方面扮演關鍵角色。研究顯示,它可以降低胰島素阻抗、穩定血糖、幫助脂肪細胞代謝正常化。簡單說,它讓身體更能處理糖分和脂肪,減少內臟發炎與脂肪堆積的風險。但這不是短期能看見的「暴瘦成果」,但卻是能長久維持健康體態的重要後盾。

另,預防心血管疾病,茄紅素也不缺席,它可以降低壞膽固醇、提高好膽固醇、幫助血管舒張、穩定血壓。

但大家常問番茄怎麼吃,才真的吃得到健康,多吸收茄紅素?張家銘說,茄紅素是脂溶性營養素,也就是說,如果生吃番茄,吸收效果不怎麼好。因此,必須「加一點油、加熱一下」,吸收率馬上提升好幾倍。

因此,像是番茄炒蛋、番茄炒牛肉、橄欖油炒番茄、番茄濃湯、義大利麵拌紅醬,甚至是番茄糊、番茄醬這些加工品,只要不選加太多糖鹽的產品,也是吸收茄紅素的穩定來源。

「一顆番茄,是身體改變的起點」,張家銘說,常以為要變健康就得戒糖、戒油、戒歡樂。但事實是,可以從今天去市場買一袋番茄,並願意煮一盤番茄炒蛋開始,可以讓自由基不再那麼囂張,血糖不再突然暴衝,發炎體質慢慢被調整回來,每天為自己的健康加分。

番茄醬 癌症 脂肪 膽固醇 風險

延伸閱讀

大吃美食後...用力運動可贖罪?醫示警:心臟最怕這種組合

吸一口這植物提升記憶力!醫生指對大腦好處多 抗發炎、增免疫力

「阿信」命苦竟藏失智危機!醫揭三大關鍵逆轉大腦老化

最熟悉的味道竟能抗衰老、救記憶 醫:每天都應吸一口

相關新聞

北捷又怎了?文湖線上班時刻異常...上班族、學生族塞爆月台

北捷文湖線往南港方向列車,今天上午8點多時,行經葫洲站時停住10多分鐘,由於車廂內擠滿上班族和學生,導致非常擁擠。北捷回...

新冠就診人次上周增78% 今年最高

新冠疫情連四周上升,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昨天表示,上周新冠門、急診就診衝破五千八百人次,較前一周成長百分之七十八,寫...

深夜鋒面來襲!明天雷雨炸全台 這日最涼低溫僅20度

今天深夜起受到梅雨鋒面影響,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黃恩鴻表示,明天北台灣轉為濕涼的天氣,各地都有明顯降雨,周六、周日再受另一波...

五、六年級最愛的蛋蜜汁! 營養師籲小心二種恐怖細菌

你有聽過或喝過「蛋蜜汁」嗎?這項高級飲料曾經風靡一時,不過除了製作流程相當繁瑣之外,生雞蛋也有食用風險。大里仁愛醫院營養...

兩批澳洲豬腳再驗出萊劑 業者指可能這幾個環節所致

繼4月29日首批含萊劑的澳洲豬肉進口台灣後,今再新增2批澳洲進口的冷凍豬腳檢出萊劑,含量介於0.002至0.003ppm...

【重磅快評】不提高查驗不公布流向 誰為美豬美牛試水溫?

日前澳洲進口豬腳被檢出萊克多巴胺,為我國進口豬肉首度檢出。儘管數值符合規定,但檢出時機敏感,業者公開致歉並宣布將整批銷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