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50歲後易患「這疾病」 專家籲三低二高飲食防肥胖

更年期是影響婦女健康的關鍵,因卵巢功能老化、荷爾蒙劇烈變化,女性在停經後容易有三高、肥胖問題,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更為顯著。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常務監事張芳維表示,更年期是每個女性必經的自然生理現象,應提早進行日常保健,預防及減緩停經前後的身心不適症狀。
張芳維指出,女性體內許多細胞都有女性荷爾蒙的接受器,包括血管,在進入更年期之後,荷爾蒙濃度降低致使血管彈性變差、血壓上升。更年期女性因荷爾蒙變化易有三高風險,且盛行率隨年齡顯著增加;依內政部公布的女性平均餘命83.28歲,當50歲會進入更年期,還有1/3人生都要注意荷爾蒙平衡。
依「107-111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顯示,45至64歲女性血壓、血脂、血糖偏高盛行率分別為26.4%、21.3%、39.7%,約為19至44歲女性的3.9倍、2.6倍、3.4倍。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女性50歲後,應定期監測自我健康狀況,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降低三高慢性病風險。
台灣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進入倒數,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張芳維說,不論男女都要擁有穩定規律的生活品質,進而延緩老化、健康老化。其三大重點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建立良好生活型態,他強調,健康生活的關鍵為不吸菸、適量飲酒、充足睡眠,有助於身體正常代謝,幫助度過更年期。
更年期婦女容易發胖,除了荷爾蒙分泌減少,若長期處於高壓環境,易導致壓力性荷爾蒙產生,累積腹部脂肪。張芳維建議,飲食部分遵守低油、低糖、低鹽以及高纖和高鈣的「三低二高」原則,多吃深綠色蔬菜及豆製品,補充鈣質足骨本預防骨質疏鬆。
國健署提供「心、動、舒、食」健康口訣,協助更年期女性從日常生活著手,達到自我保健目的。
揪友談「心」:維持愉悅心情,多與親人、朋友分享心事,保持良好互動。
規律運「動」: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每周至少150分鐘以上慢跑、快走等中度身體活動,搭配肌力和伸展運動,維護心血管健康。
放鬆「舒」緩:透過閱讀、聽音樂、瑜珈等自己有興趣的嗜好活動,適時舒緩生活壓力,放鬆身心靈。
均衡飲「食」:掌握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及少油、少鹽、少糖、高纖飲食原則,預防三高慢性病風險。
張芳維呼籲,年輕時就要著手基本保養,包括身體健康檢查,國健署自114年起,提供30歲以上民眾免費健康檢查,民眾可將健檢數值輸入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協助計算個人相關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等罹患風險,提供個人化建議,逐步改善生活型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