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歲男突癱坐輪椅竟罹罕見腫瘤 質子治療助他行走

40歲多歲高先生去年6月開始,出現排尿、排便困難,右腳無力抬起等症狀,沒想到,病情急速惡化,一個月內走路突然軟腳、跌倒,他往返醫院看診、復健,甚至求助國術館,但症狀始終未見改善。最後,坐著輪椅到醫院經神經影像檢查,竟發現是罹患脊髓腫瘤,而且是少見於成人且原發於脊髓的「高惡性度膠質瘤」。
「沒有人希望得到癌症,還好的是自己得到,不是孩子得到。」高先生說,罹癌後心情低落,開始交代妻子銀行密碼等家中大小事。他經轉介,至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質子中心治療,同時展開模擬定位、療程協調等前置作業,爭取黃金治療時間,他說:「只要還有機會,我也不會放棄」。
從去年10月起,高先生共接受25次質子治療,自費百萬元,脊椎腫瘤也逐漸縮小,雙腳功能恢復,原本是坐輪椅到醫院,最近僅需單側拐杖,且可自行開車。他說,罹癌打亂生活節奏,但他更加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學習煮飯給家人吃、說故事給女兒聽,看似日常的生活片段累積成支撐他的力量。
癌症連續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人人「聞癌色變」,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癌症進入精準治療階段,可以針對癌細胞進行更為深度及廣度的治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於2022年8月引進質子治療,至今累積治療500例個案,今年6月起結合新型腫瘤熱治療,希望提升晚期及復發癌症病人的治療成效。
台北醫學大學校長吳麥斯說,北醫結合臨床與研究能量,推動精準且前瞻的癌症治療,質子治療中心突破500例,是醫療團隊與病友共同努力的成果。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施俊明說,質子治療特別針對兒童癌症、頭頸癌,或是以前無法治療的個案,提供治療選擇,日後搭配熱治療,還可配合AI (人工智慧)、基因資料等提供治療。
北醫附醫小兒腫瘤科主任劉彥麟說,兒童及年輕人的膠質瘤,源自腦或脊髓的中樞神經系統的膠質細胞的惡性腫瘤,分為高惡性度及低惡性度,高先生罹患高惡性度膠質瘤,不常見於成年期及脊髓部位,由於病程進展快速,治療需結合手術、放療與化療。
劉彥麟指出,質子治療可調控粒子射線在抵達特定深度後釋放能量,避免穿透及傷害腫瘤周遭的正常組織,針對脊髓或腦部等易受傷害的敏感部位,提供更精準且安全的劑量控制,為神經腫瘤與兒童腫瘤治療帶來更多新希望。
北醫附醫質子中心暨放射腫瘤科主任李欣倫說,北醫質子中心成立至今年5月13日為止,已治療570位癌症病人,國內外病人比例約9比1,其中,國內病人來自北部地區約占65%,也有病人自台東、台南、屏東北上求醫;國外病人以東南亞居多,其次為中港澳,甚至有病人遠從日本、澳洲、美國、比利時等國而來。
李欣倫指出,目前質子治療癌別前五項為頭頸癌、兒童癌症、乳癌、攝護腺癌及肝癌,而以質子為主要根治性治療的鼻咽癌、顱內胚芽瘤、攝護腺癌。施俊明說,隨著質子治療日益穩定成熟,醫院同步引進新型腫瘤熱治療,可與質子治療整合運用,為病人打造更全面的治療方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