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手機是「好眠殺手」!東大教授:健康睡前儀式 比高級寢具有用

根據日媒「President online」報導,許多人飽受睡眠困擾,起床後仍感覺疲憊。日本睡眠生理學專家、東京大學研究所教授林悠指出,打造一個適合入睡的環境是提升睡眠品質的關鍵,並提供了多項經科學研究證實的實用建議。
教授特別點名智慧型手機為「首要元凶」。因手機、平板或電腦發出的藍光對視網膜神經細胞刺激尤其明顯,即使只是睡前短暫使用,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向大腦發出保持清醒的訊號,導致難以入睡,並可能讓生理時鐘延後。即使是宣稱能過濾藍光的裝置,效果也有限。睡前如想閱讀,紙本書是最佳選擇,手機最好在睡前一小時就關機並拿出臥室。
除了手機,任何形式的光線都會干擾睡眠。部分觀點鼓勵利用清晨自然光喚醒,但教授提醒,這只適用於日出而作的人。對於習慣在早上六至八點起床的上班族,提早透入的光線只會讓早晨的睡眠品質下降。他建議使用遮光窗簾,盡可能阻絕所有光源。臥室照明也應調整,避免使用刺眼的白光,改用暖色系、低照度的間接照明。此外,室溫對睡眠至關重要,最適宜的溫度範圍是攝氏20至25度,即使是夏天也應適度使用冷氣,健康比省電更優先。
教授最後強調,許多人在睡不好時,第一時間會想更換昂貴的床墊或枕頭,但科學研究顯示,睡眠時間的規律性和整體的作息習慣,對睡眠品質的影響遠大於寢具本身。雖然選擇合適的枕頭很重要,但投入大筆金錢購買高級寢具前,應優先改善睡眠環境與生活習慣,並調整臥室的光線、溫度,建立健康的睡前儀式,才是真正有效提升睡眠品質、告別疲憊的根本之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