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市汽車失控衝撞「車頭全毀」 公車慘遭追撞5車擠一團8人受傷

台鐵旅客施暴頻傳 研擬員工配置辣椒水、1情況強制下車

梅雨何時來? 賈新興分析歷史紀錄、今年這天是關鍵

歷年有利梅雨環境開始時間。圖/取自賈新興臉書
歷年有利梅雨環境開始時間。圖/取自賈新興臉書

5、6月梅雨季,不過典型的梅雨還沒出現,今年還不是歷年最晚。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在臉書表示,根據1949年至2024年有利梅雨環境指標,分析每年梅雨季開始的時期,氣候平均約在第28候、5月16日至5月20日;歷史上最晚是2018年,第32候、6月5日至6月9日;歷史上最早是1951年、1974年、1994年、2008年,在第25候、5月1日至5月5日。

至於歷史上梅雨季雨量最少的紀錄,賈新興表示,根據歷年5至6月台灣13個平地站平均累積雨量紀錄顯示,1980年創下最少的降雨紀錄,只有182.6毫米,氣候中位數是465毫米,當年也是台灣乾旱的一年,特別是中南部。而1980年5月共有4個颱風生成。

賈新興說,根據「民國69(1980)年台灣乾旱研討」作者吳宗堯和王時鼎的研究,當年5月中下旬台灣位於副高脊線所在位置,依照當時看法應當屬於梅雨多雨天氣型態,但當年的5月4個颱風都在5月11日至5月25日之間發展,「他們寫下5月多颱影響台灣梅雨之量值」,6月台灣受副高主導控制,使得6月梅雨絕跡。

歷史上5月4颱生成,除了1980年以外,賈新興表示,還有1971年和2008年,1971年梅雨季雨量也偏少,2008年梅雨季雨量則比正常平均值略高。至於1980年當年有利梅雨的環境指標顯示,指標雖然於5月16日至5月20日以及5月25日至5月27日,均有出現水平風切(紅線)和垂直分切(藍線)同時大於零,但其數值和持續時間並不長,且台灣降雨也不明顯。雖然最後梅雨開始的時間訂在第28候(5月16日至5月20日)。

至於2025年實際的梅雨季狀況如何,賈新興表示,就持續觀察5月29日之後的狀況,也等整個6月結束後,分析實際的有利梅雨環境指標後,就知道答案了。

※以上言論僅供學術討論之用,氣象預報應以氣象署為準。

1949年至2024年台灣13個平均地站梅雨季平均累積降雨時間序列圖。圖/取自賈新興臉書
1949年至2024年台灣13個平均地站梅雨季平均累積降雨時間序列圖。圖/取自賈新興臉書
1980年5月1日至6月30日實際有利梅雨環境。圖/取自賈新興臉書
1980年5月1日至6月30日實際有利梅雨環境。圖/取自賈新興臉書
1980年5月實際颱風路徑圖。圖/取自賈新興臉書
1980年5月實際颱風路徑圖。圖/取自賈新興臉書

雨量 賈新興 梅雨

延伸閱讀

梅雨要來了? 粉專:下周四至端午鋒面+西南風雙重影響

周六起2波鋒面降雨熱區曝 賈新興分析梅雨報到、颱風生成時間點

有利梅雨建立時間要來了 賈新興:5月底6月初台中以南降雨明顯偏多

未來10天高溫悶熱 賈新興:下周四傍晚微弱鋒面接近

相關新聞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COVID-19急又猛 高峰單週就診人次上看10萬

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今天表示,此波COVID-19疫情又急又猛,有倍增趨勢,預計6月中下旬達疫情高峰時單週就診人次上...

零食1成分恐造成發炎 醫警告:兒童常吃平均智商低

飯後總是忍不住來一包零食?減重醫師蕭捷健分享一則案例,指出有學員在高碳日捨棄超市便宜甜點餅乾,改吃真奶油做的千層,沒想到卡很久的體重就開始下降。蕭捷健表示「人造素食奶精、棕櫚油等造成的慢性發炎就是這麼厲害」。

帶兩老出國玩vs國旅 網狂推1地方:超級可以!

僅出國四天會太短?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詢問廣大網友,如果只有四天扣打,應該選擇國旅還是衝一下國外。對此網友看法兩極,部分人認為國旅不錯,不用耗時在飛機上也方便,也有不少網友激推香港、日本各地,其中沖繩更是大家的首選「沖繩四天可以啊」。

端午連假桃機總運量上看69萬 建議旅客提早3小時到機場

端午節連假即將來臨,桃園機場端午疏運預計在5月29日至6月2日期間的5天內,預計總量將超過68.7萬人次。為確保旅客順利...

「蛋黃酥咬到蟑螂」告網友遭不起訴 不二糕餅發聲明了

台中知名「不二糕餅蛋黃酥」去年遭蔡姓女子在網路爆料蛋黃酥中有蟑螂,不二糕餅認為栽贓而提告加重誹謗等罪嫌,經台北地檢署偵辦...

好食好事「食農創生」擴大異業合作商機 推出魚塭餐桌

好食好事基金會推動「食農創生計畫」今年入選的彰雲投8個團隊在縣定古蹟彰化市高賓閣開訓,今天也同步與高賓閣、旅庫平台、三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