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遭羈押11個月…柯文哲喊話「國家機器不該再傷害社會」:押我1人就好

早有準備?科展涉抄襲遭台大醫撤銷資格 女學霸下一步動向曝光

準備劃清界線?川普坦言「對普亭失望」:4度以為能達成協議

林俊傑心臟出了問題戴手環監測 台大醫:突感心臟沉下去別輕忽

林俊傑去年4月,被診斷心臟出了問題,每天要靠藥物維持,且被粉絲發現,他戴著監控心率的手環。圖/摘自臉書
林俊傑去年4月,被診斷心臟出了問題,每天要靠藥物維持,且被粉絲發現,他戴著監控心率的手環。圖/摘自臉書

歌手林俊傑上月底在北京鳥巢,舉辦9場「JJ20 FINAL LAP」世界巡演,13日是最終場,他拋出震撼彈,坦言心臟去年出了問題。他說,去年4月,自己被診斷心臟出了問題,每天要靠藥物維持,當下相當震驚。

林俊傑說:「從來沒有想過這種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在那一刻我第一次覺得,生命的沙漏加速了,我還能唱多久,這個問號, 突然變得好真實。但我告訴自己,就算心跳亂了節奏,我還是會繼續努力。」粉絲也發現他最近手上都戴著監控心率的手環。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說,不清楚林俊傑罹患何種心臟疾病,但若從媒體報導,其疑似有配戴監測心律裝置,研判為心律不整的問題較高,發生原因可能是壓力過大、睡眠不足、精神疲憊,或冠狀動脈疾病、病毒感染、酒精等刺激性飲料影響,造成心房或心室早期收縮,造成心跳過快、過慢等症狀,患者有時會感覺心臟跳動時,「心臟突然有沉下去、頓一下的情形」。

王宗道說,心房或心室早期收縮多發生在65歲以上年長者,其占比約為5%,65歲以下年輕族群,占比僅約1至2%,但若症狀嚴重時,不論年長者或年輕族群,均可能爆發心房顫動,此時引發中風機率較一般人暴增5倍,必須十分小心。建議心律不整的患者,確實應配戴手錶、手環等監測裝置,該裝置可以監測心律不整、心房顫動,很有幫助。

「一旦出現心律不整,最重要的是,必須找出原因加以預防,但有時有不見得可以找到的原因。」王宗道指出,一般來說,最常發生心房或心室早期收縮,引起心律不整的時機多為感冒後,因體內遭到病毒感染,心臟功能變差,因此,務必要預防感冒多加注意。至於,冠狀動脈狹窄等心血管因素,由於林俊傑還很年輕,研判應不是此類因素。

另,二尖瓣閉鎖不全、二尖瓣狹窄等瓣膜問題,也可能引起心律不整,但這都需要進一步檢查,才能了解。王宗道說,心律不整患者需要做心電圖檢查,若每天心律不整次數小於100次,均屬輕微症狀,大於100次才需要特別注意。

王宗道提醒,心律不整患者平時生活作息應正常、不要熬夜、睡眠充足,並適時紓解壓力,平時應少喝酒、咖啡等刺激性飲料,若能好好控制,應不會影響演唱生涯。

對於林俊傑的健康狀況,經紀公司回應:「謝謝大家的關心!一直有在定期給醫生檢查,巡演結束就會安排更多休息的時間,把手邊的工作完成就可以好好養身體。」

睡眠 患者

延伸閱讀

林俊傑認了心臟出問題!靠藥物維持 嘆:還能唱多久

網瘋傳「演唱會搶票難度榜」!周杰倫、檀健次最難搶 楊丞琳被歸:有手就行

強強聯手!林俊傑、A-Lin獻出第一次 美好回憶曝光

林俊傑首爾「仙拚仙」韓女團大咖女神無預警現身全場瘋

相關新聞

上班族吃超商怎麼選? 譚敦慈讚這「抗癌組合」:WHO也推薦

許多上班族三餐靠超商解決,雖然方便,但也擔心營養不均。對此,「無毒教母」譚敦慈分享她的超商健康吃法,並推薦兩款自己經常選購的組合餐:一是「地瓜+蛋+豆漿」,二是「毛豆+玉米」,其中「毛豆+玉米」更是獲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抗癌組合。

博愛座拍板改名優先席 北捷曝下一步

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將博愛座改為優先席,適用對象也從老弱婦孺改為有實際需求者,相關大眾運輸也得跟進調整,平均日運量200多...

丹娜絲颱風致農損超過26億 台南最慘損失10億

受丹娜絲颱風影響,南部地區農業災情嚴重,據農業部彙整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昨統計,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計26億5331...

中南部、各山區15日有較大雨勢 大台北防36度高溫

氣象署今天表示,明天偏西南風,大台北地區防攝氏36度以上高溫,中南部地區會有不定時短暫陣雨或雷雨,午後各山區雷陣雨,並留...

台鐵列車撞狗致韌管斷裂 2538次區間車香山-北湖停駛

臉書粉專「三鐵事故通報平台」指出,因1288區間車於香山-新竹間撞擊一隻狗,導致韌管斷裂,122次自強號臨停香山,並接駁...

吃火鍋也能瘦!營養師激推「這1鍋」:3個月輕鬆減下10公斤


火鍋是台灣人喜愛的美食之一,但整鍋吃下肚熱量飆升,「日式涮涮鍋」正成為近年減重族的熱門選擇。不少人好奇,這種「邊煮邊吃」的清淡火鍋,真的有助於瘦身嗎?日本營養師麻生れいみ在「Women’s Health」指出,只靠改變飲食方式,在三個月內瘦下10公斤,關鍵就在「聰明吃涮涮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