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中第三輪經貿會談結束 川普:談判非常好 今年內「川習會」有譜

5縣市大雷雨狂轟 中南部慎防致災雨 吳德榮:下周三再轉盛夏

每年近千人被蛇咬 疾管署:抗蛇毒血清使用8月達高峰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民眾如不慎被毒蛇咬傷,請保持鎮定,牢記「五要五不」原則。圖/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民眾如不慎被毒蛇咬傷,請保持鎮定,牢記「五要五不」原則。圖/疾管署提供

時序進入8月,衛福部疾管署分析,2017至2021年健保資料顯示,每年因咬傷使用抗蛇毒血清約有979人,以使用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血清811人最多,占82.9%,其次為抗雨傘節及飯匙倩蛇毒血清110人,占11.3%,以8月分用量最高,民眾應多注意蛇出沒。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多溼,適合蛇類繁殖,加以近年戶外活動風行,人遭蛇咬傷事件時有所聞。疾管署為國內唯一產製,且持有抗蛇毒血清凍晶注射劑藥證者,供應全國人民所需產品,數十年來拯救無數病患生命。

羅一鈞說,抗蛇毒血清主要使用者為45歲以上男性,咬傷高峰期為5至10月,其中8月用量最高,平均使用人數為112人,約占全年使用人數11.4%,其次為10月11.1%、11月10.5%。

以地區來說,南部、東部主要使用抗龜殼花及赤尾鮐蛇毒血清,中部則以抗飯匙倩及雨傘節蛇毒血清為主,東部每十萬人口使用率最高。羅一鈞說,目前因抗蛇毒血清的種類完整與充足供給,使台灣因毒蛇咬傷死亡率降至0.18%,且無因血清過敏反應導致死亡,顯示血清穩定有效。

疾管署提醒,多數蛇類生性膽小,鮮少主動攻擊體型比牠們大的人類,民眾前往山區、郊外活動時,如遭遇野生蛇類,請避免主動接近或碰觸,也勿讓家中寵物玩弄攻擊蛇類;民眾如不慎被毒蛇咬傷,請保持鎮定,牢記「五要五不」原則。

五要五不原則

五要:視為毒蛇咬傷處理、記住毒蛇外觀特徵、脫掉飾品避免腫脹、包紮傷口上緣減緩毒液擴散、保持冷靜並儘速就醫。

五不:不割開傷口、不用嘴吸出毒液、不冰敷、不飲酒或刺激性飲料、不延誤就醫。

疾管署表示,作為國內抗蛇毒血清唯一供應來源,將持續穩定供應國人高品質的抗蛇毒血清,並監測使用數據確保血清儲備及調度得宜,避免醫療資源浪費。目前國內有195家醫療院所儲備抗蛇毒血清,疾管署亦儲備4種血清共6千劑,可穩定供應至少一年半以上。

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多溼,適合蛇類繁殖,加以近年戶外活動風行,人遭蛇咬傷事件時有所聞。疾管署為為國內唯一產製,且持有抗蛇毒血清凍晶注射劑藥證者,供應全國人民所需產品,數十年來已拯救無數病患生命。圖/疾管署提供
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多溼,適合蛇類繁殖,加以近年戶外活動風行,人遭蛇咬傷事件時有所聞。疾管署為為國內唯一產製,且持有抗蛇毒血清凍晶注射劑藥證者,供應全國人民所需產品,數十年來已拯救無數病患生命。圖/疾管署提供

羅一鈞 疾管署

延伸閱讀

新生兒腸病毒增2重症 4天大男嬰染伊科病毒不治

類鼻疽增4例總確診創紀錄 疾管署:觀察到8月底

腸病毒增1重症1死!全是伊科病毒11型 羅一鈞:流行期延至8月底

台南首例!6旬男染類鼻疽竟是「吸進來」 羅一鈞:糖尿病影響甚巨

相關新聞

加熱菸2業者過關 民團錯愕:拿民眾當祭品

歷經兩年多審查,國健署昨宣布二家業者、十四品項加熱菸品「有條件」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消費者有望半年後於菸品通路購買加熱...

因應外籍看護新制 擴編11.8億元

八十歲以上聘請外籍看護免評巴氏量表新制將於八月上路,推估聘請外看者新增十萬人,恐釀一波「棄重擇輕」潮。為降低衝擊,勞動部...

近5年最高頭獎總獎金!大樂透5.97億元「一人獨得」 獎落這縣市

大樂透第74期今晚開獎,頭獎金額5.97億元開在台東縣台東市永樂里中華路二段792號的百速彩券行,由一人獨得,為大樂透近...

中南慎防致災雨 5縣市大雷雨狂轟 吳德榮:下周三再轉盛夏

西南氣流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發布豪雨特報,今天高雄市及屏東縣山區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

健康主題館/自製綠拿鐵注意 4組食物相剋別放一起

關注健康的朋友,一定聽過「綠拿鐵」。綠拿鐵不是精力湯,而是一種標榜營養均衡,融合優質蛋白質、好的油脂、蔬菜、水果、好的複...

外籍看護8月新制 逾900醫院助評估綠色通道資格

聘請外籍看護時免巴氏量表新制即將上路,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表示,目前共有九百多家醫院可協助長者患者評估是否符合「綠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