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已請假2個月!葉丙成涉洩性平案學生個資 調查再延至8月22日

炒作當配方、凋零成必然?揭日本高級生吐司的盛衰記

健康主題館/自製綠拿鐵注意 4組食物相剋別放一起

綠拿鐵是一種標榜營養均衡的健康飲品。圖╱123RF
綠拿鐵是一種標榜營養均衡的健康飲品。圖╱123RF

關注健康的朋友,一定聽過「綠拿鐵」。綠拿鐵不是精力湯,而是一種標榜營養均衡,融合優質蛋白質、好的油脂、蔬菜、水果、好的複合性碳水化合物及堅果類等食物,組合而成的健康飲品。不過,在製備綠拿鐵時,有些食材會相剋,並不建議放在一起攪打。

1 牛奶與酸類水果:腸胃功能不佳者避免

牛奶中的蛋白質主要是酪蛋白,碰到酸類食物會發生凝固反應,就好比牛奶加醋會變成乳酪的道理一樣。牛奶的酪蛋白,一旦遇酸凝固後,會在胃部形成不容易消化的蛋白質,如果腸胃道功能比較差的人,可能會影響消化吸收,甚至會發生腹痛。像橘子、檸檬、葡萄柚、番茄等水果,不建議與乳製品一起攪打。

2 芒果鳳梨、竹筍:容易過敏者避免

老一輩的人經常說芒果有毒,不能吃太多,吃太多皮膚會不好,這是因為芒果的果皮有間苯二酚跟漆酚,接觸到皮膚容易讓人過敏,所以如果要攪打芒果,記得要去皮。芒果也不建議跟鳳梨或竹筍一起攪打,芒果跟鳳梨都屬於容易造成過敏的水果,而竹筍組織胺含量較高,如果放在一起吃,可能會加重急性蕁麻疹等過敏機率。如果對芒果、鳳梨沒有過敏問題,適量攝取沒有問題。

3 洋蔥跟豆類:容易脹氣者避免

洋蔥跟豆類這兩類食物與脹氣有關。這兩種食物都含有大量不易消化的營養素,例如洋蔥的寡糖及硫化物,豆類的棉籽糖及水蘇糖等,這類營養物質進到腸道,會被腸道中的細菌發酵分解,而產生大量氣體,導致脹氣狀況。所以,如果容易脹氣的人,盡可能避免一次同時間食用大量的豆類跟洋蔥,能減少脹氣的可能。

4 豆腐配菠菜、牛奶配巧克力:對鈣需求量大者避免

菠菜、巧克力都屬於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如果與鈣豐富的豆腐或牛奶一起食用,會在腸道中結合成草酸鈣,而影響當餐鈣質的吸收利用。所以,對鈣質需求量較高的人,要特別注意在攝取高鈣食物時,應避免與高草酸食物同食。

破解迷思:菠菜配豆腐會結石?一起吃有助排出

很多人都有泌尿道結石,其中以草酸鈣最為常見,甚至普遍認為菠菜配豆腐就是導致泌尿道結石的主因。其實,一起吃下去才是解決之道。

一般而言,容易草酸鈣結石的人,通常體內草酸也會比較多,所以,最快讓草酸排除的方法,就是攝取足夠的鈣質,藉由飲食中的鈣質,在腸道直接與草酸結合成草酸鈣,讓草酸鈣結晶隨糞便排除,就能減少草酸堆積。所以,營養師都會特別跟結石病人確認,每天鈣攝取量是否足夠。

鳳梨 豆腐 蛋白質 芒果 牛奶 洋蔥 水果 巧克力

延伸閱讀

「貴族世家mini」新崛起!全台7縣市都有 299元「排餐+自助吧」CP值爆表 開箱最推「現烤披薩、滷肉飯」吃到飽

有助保護視力!營養師曝「1水果」功效驚人:堪稱營養彈藥庫

含鈣量比牛奶還高!這款油菜冷熱皆宜 達人揭料理2原則:營養又美味

生菜包肉藏危機!婦人腹痛難耐 腸道竟夾出20公分活蛔蟲

相關新聞

獨/不只肝臟問題?沈玉琳疑猛爆性肝炎住院 傳與1疾病有關「已進加護病房」

57歲資深主持人沈玉琳驚傳疑猛爆性肝炎住進三總治療,一度指出他病情惡化至腦水腫並陷入昏迷。如今傳出沈鈺琳的猛爆性肝炎恐不...

台鐵花東點數優惠半個月沒回饋影響權益 台鐵稱系統出問題修正中

台鐵票價自6月23日調漲,台北到花蓮漲幅達32%,台鐵承諾點數8倍送,但有民眾陳情,系統出現故障,已有兩周沒拿到回饋,打...

搬25公斤重物突胸悶、冒冷汗 竟是三條冠狀動脈出問題

彰化縣58歲蕭先生日前正在搬店內一包25公斤的糖包,突然胸悶、冒冷汗、喘不過氣,而被送到員榮醫院急救,檢查結果是心臟三條...

環團評比8縣市淨零自治條例 宜蘭、新北、台中整體表現亮眼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今舉辦「縣市淨零自治條例評比報告公布座談會」,針對制定...

影/北大武山步道坍方 檜谷山屋暫停開放至8/10

受7月28日西南氣流豪雨影響,位在屏東縣泰武鄉的北大武山步道0.55公里處坍方,無法通行,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指出,...

台灣大啟動「2025種福電」 700萬綠電收益 支持心智障礙者自立

台灣大哥大今宣布啟動「2025種福電」計畫,今年以「Love Punch拳力以赴,讓愛發光」為題,八月將展開募資,預計6...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