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月休有幾天?水電工爸爸曝答案讓他傻眼 一票人點頭:父母那年代都這樣

現在社會越來越注重勞工的基本權益,不論是薪資、福利或休假,都不斷調整來保障勞工。有一名網友和爸爸學習做水電,他好奇做這一行的休假怎麼請、能休幾天,沒想到得知一個月頂多休兩、三天後,讓他相當驚訝,質疑難道沒有勞基法保障嗎?不少人看了也透露自己爸媽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原PO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目前待業中,計畫9月去日本讀書,這段期間便和做水電的爸爸一起到工地工作學習。雖然他是菜鳥,但並沒有受到任何言語暴力。然而對於休假一事,原PO好奇要怎麼請假、能休多少天,爸爸則坦白地說請假要提早講、繁忙期最好不要休,「一個月兩、三天沒有問題」,讓原PO聽了當場愣住。
他以為爸爸是在開玩笑,忍不住酸說「勞基法是塑膠做的?」結果爸爸不以為然地說,「勞基法?可以吃嗎?能掙多少當然就掙多少啊,怎麼可能休假?」讓原PO回想起自有記憶以來,爸爸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常常一整個月不休假都去上班。對此,他也想問大家,「是我太草莓還是我爸太封建?」
不少人也透露自己爸媽有相同的體驗,「至少一個月還有二到三天休假欸,我爸媽在市場工作,一年只休像是清明或是中元節忙完後一天,或是過年三天這樣,重點還沒什麼錢,至少水電敢拚,趁機也做理財規劃」、「那個時代的人真的就是這樣,我媽是板模工,基本上沒在休假,幾個月才會休個一天」、「我爸是配管、焊接師傅,年資約40年,一個月只有一天在家休息」、「父母做工地的,長大出社會才知道他們根本沒什麼勞基法,可能一個月休不到一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