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年輕人為何不願做工地? 網分析5原因:連勞健保都不到位

行行出狀元!日前有位網友分析現在年輕人越來越少做工地的原因,除了環境髒亂以外,工作高風險也是一大考量,再加上薪水跟付出不成正比,導致年輕人多半選擇去辦公室工作。文章曝光後,有網友直呼「分析到位」。
原PO在Dcard發文表示,越來越少年輕人去工地做工,主要有5個原因,第1是環境髒亂又風險高,除了噪音大、空氣污染又沒有安全規範以外,還常常有雜物亂丟,連勞健保、工安都沒有保障;第2則是薪水跟勞累程度不成正比,雖然老鳥工地師傅月薪10萬元,但一般新人一天1500元而已,卻得看臉色、被欺負,因此如果同樣都是3萬元的話,不如去辦公室上班。
第3則是階級制度很重、老鳥對人的講話方式很壓迫,這些人常常認為「新來的就是要做最累的工作」、「沒人教自己學」;第4是社會價值觀改變,不會單純追求穩定職涯發展,而是自由又有成長性的工作;第5是這份工作沒有轉型,沒有制度化、現代化,而是用師徒制、狂吼亂教徒弟,讓年輕人無法融入。
原PO細數種種缺點,指出如果有一天台灣的工地也能像國外那樣,流程規範、安全第一、同事尊重人、有成長機會,說不定年輕人也會覺得那是值得挑戰的行業。
文章曝光後,網友認同分析很到位,「工安才是重點,老闆跟同事根本沒注意安全,還覺得這都是偷懶藉口」、「我高一去工地打工過,那些老人說『年輕人都要去澳洲打工,台灣也有工地怎麼不做?』但明明薪水根本不能比」、「一天1500元,以一個月工作22天才3萬3千元而已,不如找在辦公室吹冷氣的工作,薪水還有可能更高」、「光是沒有勞健保就讓人退避三舍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