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日式飯糰店被砸 律師願以3.3萬出租30坪店面「搬來台北吧」

台股收19,106點下跌288點 台積電收835元下跌15元

世壯運足球場竟被評為最低等級!恐損國際形象 執委會:5月封場維護

輪班間隔短 客運違規率升至近4成

勞動部昨天公布二○二四年專案勞檢結果,汽車客運業違法比率高達近四成,其中又以「違反輪班間隔」居多。圖為新聞示意圖。記者潘俊宏/攝影
勞動部昨天公布二○二四年專案勞檢結果,汽車客運業違法比率高達近四成,其中又以「違反輪班間隔」居多。圖為新聞示意圖。記者潘俊宏/攝影

汽車客運業疲勞駕駛釀禍時有所聞,據勞動部最新公布二○二四年專案勞檢,發現汽車客運業處分率從二○二三年的百分之卅一點四,升至去年百分之卅九點二九,違規率不減反增,最多的違法項目是「違反輪班間隔」。而違規大戶之首為統聯客運,去年一整年挨罰一八五萬元。

勞動部去年針對鐵路與軌道運輸業、汽車客運業、汽車貨運業及遊覽車客運等,總共實施一千兩百場的勞動條件專案檢查,經統計,違反勞動法令一九七件,累計罰鍰一一一三萬元。

勞動部職安署綜合規畫組組長許莉瑩說,汽車客運業前年處分率為百分之卅一點四,去年上升至百分之卅九點二九,違規率仍偏高,分析應是缺工所致。違規率最高的項目是違反輪班間隔,即變更班次卻未給適足休息時間,違規率占百分之十六點四二,第二高為超時工作占百分之十點七一,再者是未依法給付加班費,占百分之四點二九。

據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查詢系統,去年違反勞基法的汽車客運,以統聯客運挨罰一八五萬元最高,其次為新北客運一七○萬、指南客運一六五萬元,國光客運被罰九十一萬元,位居第六。

汽車客運業之外,遊覽車客運業去年專案勞檢處分率為百分之十七、汽車貨運業百分之十二點八六;鐵路運輸暨大眾捷運系統處分率零。

許莉瑩說,經查違法情形,除將依法公布事業單位名稱,並開罰二萬至一百萬元不等,還能依事業規模、違反人數或情節加重罰鍰至法定最高額二分之一,也會把業者違規紀錄提供交通部,作為營運安全預警指標、評鑑或補助參考。

交通部公路局指出,此次違規的業者,多因駕駛人力短缺所致,為改善現況,將補貼職業大客車駕駛生活津貼,協助辦理人才招募、檢討運價與補貼機制以提升薪資。另,勞動部同意開放僑外生擔任中階技術客運駕駛,盼能補足人力。

人力 勞動部 統聯

延伸閱讀

休息時間不足、超時工作....汽車客運業違法率近4成、不降反升 

鼓勵聘僱失業勞工 勞動部放寬僱用獎助請領資格

無薪假1682人 暫未反映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

影/安全氣囊彈開!休旅車逆向撞遊覽車畫面曝 司機疑骨折一度困車內

相關新聞

職場AI管理 恐侵害勞工隱私

不少企業透過側錄軟體、生物特徵識別、大數據分析等AI技術與科技設備監控員工工作績效,有侵害勞工隱私疑慮。台灣勞工陣線秘書...

住太近也有錯?家在公司旁遭懷疑「上班偷跑」 網勸:別透露太多

「明明每天準時打卡,連午休都不離開,卻因為家離公司太近,就被懷疑上班偷溜回家!」近日有網友在 Dcard 上發文,控訴自己因住家和公司僅5分鐘步行距離,意外成為公司內部稽查風波的「潛在嫌疑人」,讓她感到既委屈又憤怒。

不滿上手太慢…同事想「陷害逼走菜鳥」!新人嚇壞:好驚恐

職場鬼故事你聽過多少?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近日上廁所時無意間聽到同事們的恐怖對話,因為自己是新人目前還跟不上職務進度,需要前輩輔助,沒想到她們因為受不了多餘的業務量,計畫著要陷害原PO逼她離職,對此她非常震驚表示「讓我覺得很驚恐」。

能檢舉?老闆一句「明天不用來了」她失業 過來人見關鍵:難成案

職場中,因為「不適任」被資遣,能夠向勞工局檢舉嗎?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從事設計助理的工作,因組織調動常變動,導致沒有什麼成果,近日收到資遣通知,給出的理由是「不適任」,她認為此方式不合理,對此詢問網友是否可以向勞工局檢舉。

考上司法官惡夢才開始?她嘆:下班後還想案件卻低薪

一名法律系出身、成功考取司法官的女網友,近日在論壇吐露心聲,引起熱議。她表示,過去雖然備考辛苦、壓力沉重,但日子仍保有一絲快樂,然而真正「考上」之後,生活卻彷彿全面轉暗,案件、思緒與壓力成了無法關機的日常。

學者:未來工作是被懂AI者取代

AI究竟會不會取代人類而引爆失業潮?世界經濟論壇「二○二三年未來就業報告」預測,未來五年隨經濟前景疲弱、企業擴大採用人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