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懷孕歧視嚴重 勞動部:3年開罰1,225萬元

職場懷孕歧視嚴重。根據勞動部統計,近三年因懷孕歧視違反「性別平等工作法」,總共有46件,開罰1,225萬元。
勞動部提醒,在求職者面試時,詢問對方是否有婚育計畫,或者在勞工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時,要求預先寫好離職單,都可能踩在觸法紅線上,最高開罰150萬元罰鍰。
勞動部說明,為使雇主恪守法遵,性別平等工作法有關懷孕歧視禁止規定的罰鍰,已於2014年12月11日修正,提高為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以收遏阻之效,另除罰鍰外,亦有公布違法雇主姓名之規定。
勞動部表示,懷孕就業歧視亦為性別歧視的一種,根據勞動部近三年(2022年至2024年)統計調查,各地方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受理「性別歧視」申訴案件共計564件,成立共計114件(占20%),裁罰金額共計2,329萬元;其中,因懷孕歧視成立之件數共46件,裁罰金額共計1,225萬元。違法資訊可至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雇主)查詢系統(https://announcement.mol.gov.tw/)瀏覽查詢。
勞動部進一步指出,過去曾有案例,受僱者於發現懷孕後,便立刻告知公司,惟自此之後,即開始無故被砍班,或是被安排原時段以外無法上班的時段;也曾有受僱者任職同一家事業單位長達三、四年,表現一直優異,卻在告知雇主懷孕後,旋即被通知「工作能力無法勝任」而予以解僱。另外也有懷孕的求職者在面試時,被雇主詢問「是否懷孕」,並表示「不會用懷孕的人」及「懷孕給公司帶來麻煩」,最後因懷孕因素而不錄用,這些都是屬於懷孕歧視的典型態樣。
勞動部表示,為加強事業單位對懷孕歧視禁止等職場平權法令的認識與瞭解,除透過辦理研習會、臉書、摺頁、網站等多元宣導方式外,去年更透過拍攝微電影「你 就是自己的光」《向光篇-讓愛降臨》,以早產兒媽媽真人真事改編,內容探討懷孕婦女在職場上面臨工作、家庭照顧兩頭燒該如何因應,雇主又該如何包容與協助等真實議題,以提升各界對性別平等工作的認知,營造更友善職場的環境,影片並已上傳至勞動部官方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WRJmNjszk),可隨時免費觀賞,亦可作為企業教育訓練的教材。
勞動部強調,雇主如有違反相關規定,勞工或求職者可檢具相關事證,就近向當地勞工行政主管機關【直轄市、縣(市)政府勞工局(處)或社會局(處)】、勞動部勞工申訴專區線上查詢申訴管道(https://www.mol.gov.tw/1607/28690/28700/nodelist),或勞動部1955專線提出申訴,以維權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