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公布去年工讀生勞檢結果 7-11、全家竟是違規大戶

暑假打工旺季來臨,勞動部今召開「暑期打工權益暨2024年工讀生與部分工時勞檢結果公開」記者會。記者葉冠妤/攝影
暑假打工旺季來臨,勞動部今召開「暑期打工權益暨2024年工讀生與部分工時勞檢結果公開」記者會。記者葉冠妤/攝影

暑假來臨,不少學生選擇在暑假期間打工,但據勞動部2024年「工讀生與部分工時勞工勞動條件」專案勞檢結果指出,去年實施1800場檢查,查出448場違規,違法率24.89%,總共開罰1282萬元。違法產業以餐館業最高,占48%,連鎖便利超商位居第三,占10%。

違規者不乏知名企業,統一超商就有26家加盟店違法,全家也有14家加盟店違規,包括八方雲集、85度C、摩斯漢堡也榜上有名。國公營事業部分,則有19家中油加盟店違規。

勞動部職安署長林毓堂說,依2024年專案執行結果統計,去年全國實施1800場中,計有448場查有違法,違法率24.89%,合計罰鍰約1282萬元,與全行業勞動條件違法率約18-20%相較起來,違法率確實偏高。

違規產業別,以餐館業48%最高,第二名為其他(含人力派遣、幼兒園)18%,第三名為連鎖式便利商店10%,飲料店也有8%。前三高違法項目,包括「未依法給付休息日出勤工資」133件、占比23%;「國定假日出勤工資未加倍發給」113件、占20%;「使勞工連續出勤逾6日」109件、占19%。

勞動部長洪申翰說,去年專案勞檢413筆違規裁罰紀錄與詳細資訊,在勞動部網站和查詢系統都查得到,這400多筆裁罰紀錄裡,有很多是花力氣經營形象的知名企業,他呼籲企業必須更加重視法遵、公司治理機制,這是基本的企業社會責任。

勞動部條平司司長黃琦雅說,打工族跟與一般正職勞工同樣受勞基法保障,舉例而言,雇主不可以直接從工資扣除制服費用,也不可以在違約、賠償等事實未發生或其事實已發生,但責任歸屬、範圍大小、金額多寡未確定前,就先從工資內扣除一筆款項,作為違約金或賠償費用。

勞保局局長白麗真則說,只要是受僱於登記有案單位的勞工,不論工作時間長短,雇主都必須依規定為勞工投保勞工保險、就業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並提繳勞工退休金,以保障勞工權益。

勞動部勞動關係司司長王厚偉也提醒,在跟雇主簽訂勞動契約時,最好是簽定白紙黑字的書面契約,雇主、勞工各持有一份契約,假設雇主以Line說明,要注意顯示名稱能看得出對方的雇主或店長身份,而不是代號或綽號,同時記得要截圖留存。

勞動部今年也規畫1800場以上的專案勞檢,將以前一年度查有違法的事業單位,以及大專院校暨校區周邊經常僱用學生族群的事業單位、大型或連鎖業者之直營據點與建教合作機構、產學合作機構為優先選列對象。

此外,因詐騙徵才廣告盛行,內容常以「免經驗、高薪、工作輕鬆、快速致富」等不合常理條件吸引注意,部分不肖業者可能以話術誘導求職者簽訂貸款合約,提醒青年朋友在求職時務必提高警覺。

雇主 求職 勞檢 勞動部 保險

延伸閱讀

影/助身心障礙者融入職場 勞動部今推合理調整指引

暑假校園工程旺季將至 北市擬加強勞檢

勞動部觀摩熱害防護 洪申翰:分眾防護優於全面高溫假

726大罷免投票 勞動部:勞工當天出勤 工資應加給

相關新聞

公務員擬增身心假 每年3天 不需證明

銓敘部已完成「公務人員請假規則」修正草案,增訂每年可請三日身心調適假,納入現行支薪七日事假中,不須檢附證明,可以小時計算...

工讀勞檢2成5違規 超商、85度C都上榜

暑假到了,不少學生會去打工賺錢,勞動部昨公布二○二四年「工讀生與部分工時勞工勞動條件」專案勞檢結果,去年一千八百場勞檢,...

42K上班時間彈性、可耍廢!她問「工作理想嗎?」 網見2點狂搖頭

工作百百種,要找到合適自己的職缺不容易。日前有位女網友分享自己的工作,指出她年薪大約60幾萬,上班時間彈性、有年終跟三節禮金,上班輕鬆,但缺點是「通勤時間長、工作氣氛較為安靜」,讓她疑惑問「這是大家理想的工作嗎?」對此,有網友直言「這工作超不理想」。

工程師平時和藹可親…會議上變臉六親不認!她嚇到:科技業常態?

近日,有網友在Dcard上發文表示,自己男友在某科技大廠工作,發現部門的工程師雖然平時看起來客氣親切...

勞退提撥20年未調 勞團疾呼漲到15%

「6%勞退加勞保,根本不夠退休生活,政府應調漲提撥費率至15%。」工鬥總工會、尊嚴修法勞動聯盟等工會團體1日前往行政院抗議,呼籲政府提高勞退提撥率

離不開AI了!工程師怕變「指令操作員」 網曝正確用法:你會越來越強

AI當道,許多人在學習使用AI的同時,也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取代。一名工程師表示自己現在的工作完全離不開AI,怕自己變成指令操作員,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順應潮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