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地震預言倒數 台、日學者曝日本大震關鍵真相「不會毀天滅地」

日本漫畫家透過作品預言,日本今年7月5日將發生大地震,引發民眾擔憂。台、日地震領域專家學者為此在南投竹山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跨國直播對談,強調可依周期推估大地震發生,但不會有預言中的大災難,平時仍應做好防災準備。
日本漫畫家竜樹諒漫畫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曾預言日本311大地震,但也指出今年7月5日,南海海槽將發生大地震,海底大爆炸引發海嘯災難,毀滅日本三分之一國土,台灣將隆起與香港、菲律賓連在一起,引發熱議,民眾擔憂。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近日邀集台灣及在日本地震領域的學者專家,在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進行「地震.預言.啟示錄」跨國直播對談,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梁文宗博士直言,預言海底大爆炸後,台灣與香港連在一起等狀況是無稽之談。
梁文宗表示,1815年印尼發生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博拉火山爆發,死傷多達6、7萬人,但也未發生陸地板塊大挪移;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震,斷層破裂達600公里,最大滑移量也僅約60公尺,因此不會有預言中那種毀天滅地的大災難。
日本JAMSTEC(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熊衎昕博士則說,日本南海海槽每隔100至150年會有一次大地震,最近一次是1944年的昭和東南海地震,可確定大地震一定會再來,雖無法預測幾分幾秒,但已可預測機率與大小,包括所引發的海嘯。
中央大學地科院教授吳祚任也說,台灣已建立多道海嘯預警系統,假設日本南海海槽地震發生,已能預測約2.5小時影響台灣東岸、3小時會到台北、5小時至西海岸,海嘯高度約1公尺,因此宜蘭地區稍微注意一下就好,民眾不用太擔心。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館長徐典裕則表示,目前科學尚無法精準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與地點,但透過專家針對南海海槽活動、地震預測爭議與科技應變能力等面向,深入解析預言迷思,進而引導公眾擺脫預言焦慮,聚焦實際可行的防災行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