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健康照護5月上路 醫:產婦莫名流淚及早評估防悲劇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為照顧願意生產的女性,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出席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典禮時宣布,衛福部預計5月起推出產後健康照護服務方案,強化照顧產後媽咪。衛福部表示,此方案主要提供產婦產後2次身心評估與諮詢,預估5月上路至年底有6萬至8萬人受惠。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前理事長、馬偕醫院婦產科資深主治醫師黃閔照說,產後健康照護服務方案的概念,來自於女性懷孕時的產前檢查,提供項目有避孕指引、體重控制、周產期憂鬱症評估、訓練骨盆腔肌力的凱格爾運動等,希望給予產婦更多的健康照顧,甚至可以追蹤妊娠時的高血壓、糖尿病,降低往後出現心血管疾病、尿失禁等。
黃閔照指出,方案中的周產期憂鬱症評估,是針對女性於懷孕期間或產後憂鬱,主因是許多產婦對於情緒低落、憂鬱往往沒有自覺,「根本不知道自己罹患產後憂鬱症」,但卻感覺照顧孩子好辛苦,半夜睡不著不自主流淚等情形,或是充滿著負面思考,嚴重時更可能出現輕生、虐嬰、殺嬰等情形,引發社會不幸的事件。
因此,產後健康照護服務方案的周產期憂鬱症評估,為採「愛丁堡產後憂鬱症評估量表」,若分數達10分以上需要專業人員、醫師予以協助及就醫,往後也將會推出線上篩檢服務,幫助產婦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說,女性生產後,經由身分轉換,身為媽媽必須肩負起照顧孩子的責任,但同時可能又要回到職場,擔任職業婦女,產後荷爾蒙變化,身材、體型也會改變,造成女性身心重大壓力,據統計,約5成產後女性會出現憂鬱情緒,高達2成5罹患憂鬱症。
李俊宏說,「愛丁堡產後憂鬱症評估量表」中,包括訊問「能不能夠像以前一樣,看到事情有趣的那一面,能夠開懷的笑的出來」,「是不是能夠以快樂的心情來期待或面對一些事情」,「當事情不順利的時候,會不會不必要的責備自己」,特別是有些新手媽媽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如果孩子不吃東西,會想說是不是自己照顧不好,甚至有人會自責,說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
李俊宏提醒,如果出現不必要的自責,無緣無故的感到焦慮、擔心,同時又害怕驚慌導致失眠、難過、悲傷,更有哭泣或傷害自己的想法時,其實已有憂鬱狀態,應該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評估。
李俊宏說,產後女性的心理照顧十分重要,當進行前段預防後,產婦的心情不再憂鬱、沮喪,可以避免一個家庭的破碎,且由政府出面統籌,可以讓照顧的涵蓋面更廣,讓女性在生產後可以順利生活,且照顧的整合性也可以擴及孩子的生長評估等,讓照顧更為深入。
●愛丁堡產後憂鬱症評估量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