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Switch 2台灣定價、開賣時間出爐!比日本海外版便宜 任天堂官方曝「價格不同」原因

保肝、感冒藥健保擬不再給付 預計明年初37項藥品退出

衛福部健保署最新決議,經盤點一年無申報量、醫療院所及醫師少開立的指示用藥共達37項,研擬退出健保,預計於6月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討論,明年一月底、二月初正式退出。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健保署最新決議,經盤點一年無申報量、醫療院所及醫師少開立的指示用藥共達37項,研擬退出健保,預計於6月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討論,明年一月底、二月初正式退出。本報資料照片

指示用藥退出健保討論多時,衛福部健保署最新決議,經盤點一年無申報量、醫療院所及醫師少開立藥品共37項,將研擬退出健保,包括緩解感冒、便秘及保肝、止痛藥等,但小兒、急救、公衛用藥等予以保留。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說,收集相關意見後,有共識品項預計於6月的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討論,最快8月公告,但會給予6個月緩衝期,明年初正式退出健保。

依「健保法」51條第4款規定,指示用藥不屬健保給付範圍,但健保開辦初期,考量醫師的醫療習慣及民眾用藥需要仍予以給付,今年適逢健保30年,藥界希望健保應排除指示用藥不予給付,但醫界卻持不同看法。指示用藥為不需醫師處方箋,民眾可以在藥局直接購買的藥品。

健保署研議37項指示用藥退出健保,並於日前發函詢問醫藥公學會意見昨日截止。龐一鳴說,民國84年健保開辦之初,健保給付指示用藥多達2518項,但歷年來陸續排除,並從109年開始大減。目前只剩下771項。至於,這次是否僅討論37項用藥,龐一鳴說,目前仍持續收集意見,不排除還會納入其他品項。

龐一鳴說,這次首次採用指示用藥醫師使用人數評估方式,37項藥品中,使用最多的醫師人數為120人,最少僅1、2人,該藥物多為保肝藥跟打噴嚏、流鼻水的過敏藥,由於使用這些藥的醫師人數很少,他評估大家認同並支持其退出健保的機會很大,若順利通過,將於明年一月底、二月初正式退出健保。

不過,健保目前給付771項指示用藥,雖然每年金額僅約20億元,但使用人數超過1900萬人,龐一鳴說,往後若要持續檢討指示用藥退出健保,仍需考量醫師使用習慣跟病人需要,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還是要一一克服,最重要的是退出健保的指示用藥須有替代藥物,且不影響民眾用藥權益。

健保署目前研議退出健保給付的指示用藥至少會給予6個月緩衝期,降低及避免衝擊民眾用藥,另針對納保指示藥,將討論是否與廠商簽訂保證供貨穩定協議,目前仍處於研議階段。

健保署 醫師 龐一鳴

延伸閱讀

台北區醫院小總額制4/1上路 5大QA一次看

治感冒、便秘等37項指示用藥退健保? 健保署:6月討論

改善醫師荒 賴清德喊應「不同工、不同酬」 專家這樣說

賴清德嘆牙醫分數超車醫學系 盼不同工不同酬改善缺工

相關新聞

放假塞塞塞!國道傍晚多處壅塞 部分路段車速不到20公里

明天起有4天清明節連續假期。高速公路局觀測,今天傍晚起國道有下班及返鄉車流,多處路段壅塞,部分路段車速不到20公里

清明連假前2日好天氣「溫差逾10度」 後2日天公變臉防短暫雨

氣象署今天表示,明天、4日的夜晚清晨偏冷,北部平地低溫約攝氏11度,白天高溫可回升至26至28度,要留意日夜溫差;清明連...

襪子該正面洗還是反面洗?廠商、醫師一面倒曝正確清洗方式

襪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衣物,但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清洗嗎?對於「襪子應該正面洗還是反面洗」的問題,許多人各持己見,有人認為正面踩在地上、接觸鞋底較髒,應該正面洗;另一派則認為,襪子內層接觸腳底,沾滿汗水與皮脂,應該反面洗。事實上,台灣除臭襪品牌WARX以及醫學專家都指出,襪子應該「反面清洗」,才能徹底去除汙垢並延長壽命。

整理包/進喔!2025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開跑 報名香燈腳、日程、禁忌一文掌握

「進喔!進喔!」又到了每年農曆三月迎媽祖的宗教盛事時刻,有「粉紅超跑」之稱、逾百年歷史的白沙屯媽祖進香之旅,3月27日開始接受報名,此次進香全程共10天9夜,估計會有20萬人參與。《聯合新聞網》一次整理報名方式、行程、儀式,以及有哪些禁忌及注意事項,全民一起來「瘋媽祖」。

當心兒童玩具隱藏危機!醫師點名4款高風險:小孩洗澡差點失明

家長在選購玩具時應格外謹慎,因為看似無害的兒童玩具可能暗藏危機,導致意外傷害。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巫漢盟近日提醒,四種常見的兒童玩具具有潛在風險,包括噴水洗澡玩具、懷舊短捲尺手環、巴克球與弓箭組,家長務必提高警覺,以確保孩童安全。

點名台灣卡美國豬牛進口 豬農轟:美國勿雞蛋裡挑骨頭

美國對等關稅措施將於當地時間4月2日上路,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昨釋出「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其中點名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