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台檢調大搜索 朱立倫:賴清德只差一步就宣布戒嚴了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滿30年 內政部研議納管寵物、充電樁

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表示,近期尚有寵物及充電樁等議題,尚在研議處理中。記者張曼蘋/攝影
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表示,近期尚有寵物及充電樁等議題,尚在研議處理中。記者張曼蘋/攝影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將滿30周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辦公聽會,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表示,本條例施行迄今將滿30周年,架構尚屬完備,也配合時代演變及需求逐步修正,近期尚有寵物及充電樁等議題,尚在研議處理中。

董建宏表示,統計至去年6月底,全國共報備成立5萬8117個社區管理組織。為協助公寓大廈的管理維護工作,全國也已培訓有11萬餘名各類管理服務人員及成立1千餘家管理維護公司。但公寓大廈管理常因住戶間的認知不同、互信程度不足導致糾紛,即使已有安排管理服務人員予以協助,仍難以解決全部糾紛,故有賴地方政府組設公寓大廈爭議事件調處委員會處理。

對於現行公寓大廈管理體制還存在哪些問題、解決之道,董建宏指出,條例自民國84年6月28日公布施行,歷經民國92年12月31日全文修正,為協助爭議處理,於民國94年12月30日增訂條例第59條之1有關組設公寓大廈爭議事件調處委員會規定。然而為因應兒童墜樓事件及受託人爭議等情,102年4月16日修正條例第8條及第27條,讓家中有12歲以下兒童之住戶得增設防墜措施。

另董建宏說,因考量家中有65歲以上老人也有設置防墜設施必要,及公共基金數額龐大,恐生保管安全問題等事宜,105年11月1日修正條例第8條及第18條規定,讓家中有65歲以上之住戶可設置防墜設施;公共基金得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由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交付信託,使公共基金之運作更周全。

針對社區內鄰里糾紛,內政部將強化主管機關的支援角色,現行條例已授權地方政府介入特定情況,住戶也可依據法律提供事證請求處置。合作廠商遴選部分,政府也在網上公開合格廠商名單,並推動縣市辦理優良廠商評選制度,避免因考量低價格導致服務品質下滑等疑慮。

董建宏表示,目前條例架構尚屬完備,也配合時代演變及需求逐步修正,但近期尚有寵物及充電樁等議題在研議處理中,內政部會持續檢視並積極與各界溝通、檢討條例及相關法令規定。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將滿30周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辦公聽會。記者張曼蘋/攝影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將滿30周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辦公聽會。記者張曼蘋/攝影

住戶 內政部 公寓

延伸閱讀

移民署要求陸配補件「喪失原籍證明」 民眾黨團批政治鬥爭

22家社團與大陸往來密切 內政部:會務運作不正常達86%

陸配台灣身分恐遭註銷 民眾黨:政治鬥爭拿人民開刀

交通部推動充電樁建置!停車場充電樁設置新制9月啟動 未達標將勒令停業

相關新聞

缺法源!空勤山域搜救 僅1件求償成功

台中、南投、花蓮等地訂定自治條例,針對違規登山客開罰,還可求償搜救費用,遏止「越級打怪」等亂象。各地累計開罰案件破百件,...

宋建樑戴納粹臂章掀波 德在台協會讚「東方辛德勒」救數千猶太人

在宋建樑風波後,德國在台協會今於臉書為紀念2025年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提及1938年的往事,表示當猶太人民陷入生死危機時,當時駐奧地利維也納的中華民國外交官何鳳山,以簽發前往上海的「生命簽證」,成功救了數千猶太人的命,因此被聯合國譽為「東方辛德勒」。

新聞眼/「黑鷹變小黃」 內政部難辭其咎

開放山林管制超過五年,「黑鷹變小黃」等濫用搜救件數激增,讓空勤總隊、消防人員疲於奔命,總管空勤、消防的「天下第一部」內政...

俄烏和平協議數天內沒進展 魯比歐:美將放棄斡旋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18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若在幾天內看不到明確的和平協議跡象,將停止嘗試斡旋俄烏之間的和平談判。 路透報導,魯比歐在法國巴黎會見歐洲和烏克蘭領導人後表示,川普仍然對達成協議感興趣,但「我們不會無止盡地投入這項努力,拖上好幾周甚至幾個月」。魯比歐說:「所以我們現在必須非常迅速判斷,我說的是幾天內,判斷接下來數周這件事是否有可能達成。如果有,我們就會參與;如果沒有,我們還有其他優先事項要處理。」

憲訴法說明會提意見 葉慶元:憲法法庭揭心證恐淪立法或行政權工具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51人年初聲請憲法訴訟法法規範憲法審查與暫時處分,憲法法庭尚未決定是否受理,但今公告定5月12日下午2點...

黃呂錦茹遭聲押 朱立倫等3人北檢外違法集會遭法辦

國民黨昨天在台北地檢署外集結抗議,聲援遭搜索約談的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等4人,黨主席朱立倫今天凌晨5點多聽聞4人被聲押消息,決定暫時告個段落率眾離去,並稱今天下午再來。由於地檢署外是集會遊行法禁制區,昨天聲援行動已違法,稍早北市警方證實,朱立倫、謝龍介、楊智伃因違法主持集會,搜證後已報請檢察官指揮偵辦,將通知到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