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美聯演針對台海場景?陸國防部:軍事挑釁將付出難以承受代價

26歲翻身上億在這波卻「爆倉」歸零 少年股神:我從神回到人

獨/不讓養羊房客怒縱火…台中興中街火警6死 女房東否認堆積雜物

缺法源!空勤山域搜救費用 僅1件求償成功

台中、南投、花蓮等地訂定自治條例,針對違規登山行為開罰,並可向當事人求償搜救費用,以遏止「越級打怪」等亂象。各地累計開罰案件已破百,至今僅成功求償一件空勤搜救費用。  資料照片  記者王燕華/翻攝
台中、南投、花蓮等地訂定自治條例,針對違規登山行為開罰,並可向當事人求償搜救費用,以遏止「越級打怪」等亂象。各地累計開罰案件已破百,至今僅成功求償一件空勤搜救費用。 資料照片 記者王燕華/翻攝

台中、南投、花蓮等地訂定自治條例,針對違規登山客開罰,還可求償搜救費用,遏止「越級打怪」等亂象。各地累計開罰案件破百件,迄今僅南投縣一件成功求償空勤搜救費用二三一萬元;花蓮縣曾向違規登山隊求償搜救費一四四萬元,結果登山隊向內政部訴願時,因缺乏法源依據駁回求償處分,讓主管機關頗洩氣。

台中市消防局二○一六年率先訂出「登山活動管理條例」,登山須申請入山或入園證,辦理登山綜合保險、攜帶GPS等可供緊急聯絡的通信設備,領隊應具備初級緊急救護能力等,否則開罰;登山搜救費用、申請政府或民間救災機具、車輛、航空器等裝備,可要求山友支付費用。

台中市從二○一七年到今年二月,登山違規開罰五十二件,有三件未繳納,已移送強制執行;求償搜救費用共四十一件,主要為搜救人員加班費、保險費及器材費用,最高為二萬餘元,最低只收二八七元。

花蓮縣二○一八年迄今開罰六十八件,其中五十七件已繳,罰款從三萬至三千元,十一件未繳納移送強制執行。南投縣從二○一八年迄今開罰五件,包含成功求償全國首例直升機搜救費用。

二○一八年台電葉姓員工獨攀中央山脈南三段,二度申請空勤直升機求援,第一次獲救擅自拔營落跑,第二次直升機將他送醫後,拒絕檢查自行返家,把空勤當小黃的行徑引起公憤。南投縣消防局代空勤總隊求償搜救費用,連同罰款總計二三一萬元,葉全額繳清。

同年有六人登山隊從花蓮縣南安登山口入山,未依計畫變更路線,走八通關日據越道線,一名隊員墜谷死亡,由空勤直升機載運下山;花蓮縣府開罰其餘五人各六千元罰鍰,並求償黑鷹直升機等搜救費一四四萬餘元。

該登山隊伍向內政部提訴願,主張空勤總隊缺乏收費依據,管制山域定義未明,要求撤銷支付搜救費的處分。內政部訴願委員會認為,自治條例由縣市政府規定,搜救費用涵蓋空勤總隊等其他機關,但空勤並沒有收費的法源依據,以自治條例規範搜救費用不合理,撤銷原裁定處分,求償不成。

該訴願結果讓各地搜救單位感到洩氣,有地方主管直言,有登山管制條例的縣市,自此未再代替空勤總隊求償搜索費用,失去嚇阻濫用搜救的效果。

南投縣 山友 空勤總隊 花蓮 黑鷹直升機

延伸閱讀

新聞眼/「黑鷹變小黃」 內政部難辭其咎

慘了!女山友獨爬黑山黑鷹救援 空勤總隊要求償21萬元

3月雪山難頻傳空勤剛救24人 合歡西峰又傳獨攀失聯

登山不是裝備齊全就夠?還須注意「這些細節」為自身安全把關

相關新聞

缺法源!空勤山域搜救 僅1件求償成功

台中、南投、花蓮等地訂定自治條例,針對違規登山客開罰,還可求償搜救費用,遏止「越級打怪」等亂象。各地累計開罰案件破百件,...

新聞眼/「黑鷹變小黃」 內政部難辭其咎

開放山林管制超過五年,「黑鷹變小黃」等濫用搜救件數激增,讓空勤總隊、消防人員疲於奔命,總管空勤、消防的「天下第一部」內政...

用心生活,用愛惜食! Tasteme 號召加入「永續社區大使」

春天,是希望萌芽的季節。Tasteme 惜食平台在 4 月 12 日,用滿滿的熱情,正式啟動一個社區永續的計畫——「2025 Tasteme 永續社區大使」活動。Tasteme 創辦人葉柏軍(Bars

台美關心穩健 外交部歡迎美亞太小組跨黨派參議員訪團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瑞克茲(Pete Ricketts, R-NE)率跨黨派參議員訪問團於今年4月1...

個別醫院總額 吳明賢:財務壓力落在醫院 恐釀醫療人球

衛福部健保署推動個別醫院總額制,並要求醫學中心門診占率不得高於55%。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日前在院內信中將其視為最大挑戰,...

罷綠團體遭聲押6人 賴苡任嘴巴貼上綠膠帶仍要連署

新北地檢署偵辦新北市4名民進黨立委罷免案幽靈連署案,昨約談罷團領銜人、召集人及多名國民黨工、志工逾20人,經檢察官漏夜複訊,依涉犯偽造文書及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罪,將立委蘇巧慧罷免案領銜人譚鎮耀、召集人王昱、國民黨板橋區黨部執行長謝慶認、書記蔡甘子、志工應大華,以及三重區黨部執行長羅大宇6人均遭檢方聲押禁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